首页 > 江门库 > 鹤山市库 > 新闻报道

直击治理痛点 县域城市基层党建的“鹤山经验”

2021-06-02 21:35:51 来源:鹤山市融媒体中心

  近期,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创新广东》栏目对鹤山深化推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县建设的相关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报道。近年来,鹤山市以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县为契机,逐步构筑起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鹤山立足县级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架起组织架构支点,直击城市治理痛点,强化街道社区轴心主线,激活城市治理基础单元,为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 深化城市基层党建

  城市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又衍生了城市治理新课题。近年来,鹤山市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共同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实施意见》后,又先后配套《“三呼三应”城市基层党建专项行动》等20多个文件,大力健全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激活城市治理基础单元。

  鹤山始终把区域化党建作为市委“一号工程”来抓,落实市、街道、党建“共同体”、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镇(街)层面打造“共同体”,在社区层面推行“大党委”,在小区层面建立党支部。

  据统计,鹤山全市已建成18个党建“共同体”、26个社区“大党委”、49个小区党支部,覆盖1323个基层党组织、21821名党员,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和活动共融。

  鹤山还积极探索“党建+N,全科网格”城市综合治理模式,努力实现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一网融合”。据统计,鹤山城区主阵地已构建28个大网格、160个中网格、1677个小网格,建立了镇(街)、村(社区)、小组(小区)三级网格,“三级党组织”对应“三级网格”,实现“有网格的地方就有基层党组织”,不断畅通问题调处机制,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道社区”。对网格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小区党支部与三级网格长在权限范围内协同处理。

  在制度化建设方面,鹤山推行“清单式”认领服务机制,落实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部门和社区双向开放资源、共驻共建。此外,小区内涉及服务群众的各种问题都依托党群联席会议制度解决,解决问题的效果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成立小区党支部

  红色力量引领基层治理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推动社区精细化管理、红色力量下沉的重要着力点。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在小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鹤山市深化小区党支部建设,将党的领导植根于城市基层最末梢、植根于小区居民群众中,消除城市基层治理中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盲点,建设“三优”(党建引领优、治理机制优、服务管理优)和谐小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同时,鹤山市强化党建引领,织密组织覆盖“一张网”。通过小区业主入住信息登记、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主动报到、网格摸排、入户走访、微信扫码登记等方式,全面梳理排查鹤山90个物业小区和27个开放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和业主中的党员信息,分类建立已将组织关系转回小区的在册党员名册和组织关系不在小区的非在册党员名册。对条件成熟的小区,组建实体建制党支部;对条件不成熟的小区,组建功能型党支部,切实发挥小区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让小区居民“身边能找到党员、有事能找到组织、活动能找到阵地”。

  此外,鹤山市还将“双报到、双服务”的重心由社区向小区延伸,要求机关在职党员“8小时之外”到居住地小区党支部报到,主动参与小区社会事务管理,如协商研究解决涉及小区管理的问题、认领服务项目和“微心愿”、联系小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等。同时,鹤山市在旧城区探索开展“楼栋先锋”活动,把热情为居民群众服务、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党员群众发展为“楼栋长”,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此外,在硬件建设方面,鹤山市修订了配建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实施细则,要求新建楼盘小区配建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用房。2018年以来,鹤山全市新增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打牢了服务群众的阵地基础。同时,鹤山出台《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探索通过社工职务职级并行、提升工资等进行激励,既做到了“待遇留人”,又帮助社区专职工作者打破职业晋升的“天花板”。如今,鹤山正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城市基层党建的“鹤山经验”。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