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鹤山市库 > 新闻报道

鹤山古劳鱼生制作技艺

2021-06-10 08:26:04 来源:鹤山文联

       鹤山古劳水网纵横,鱼塘遍布,是珠江三角地区最典型的水乡。自明末清初,就有古劳水乡鱼类养殖的记载;民国时期,古劳与顺德、南海的乡村一样,鱼塘养殖业十分发达,以养殖“鲩鱼(草鱼)、鳙鱼、鲢鱼和鲮鱼”四大家鱼为主,兼养殖鲫鱼和鲤鱼等淡水鱼。

      七十年代以前,从阳春三月开始,古劳水乡人从西江河捕捞渔花,(捕捞鱼花是养鱼为业的水乡祖辈们每年的工作,是一件很苦的差事)。然后培育鱼花,养殖半成品鱼苗,秋季收成,年复一年而轮作。喂鱼的饲料采用收割水乡当地的各种草类、植物和家里喂养禽畜的下脚料为主,喂养一年左右就基本达到上市要求。有些鱼类品种,为了养殖成更大更重,需要养殖两年或更久,大部分成鱼都选择当年秋季捕捞上市。

      在水乡从事养殖鱼类工作,靠个人单干难成事,是需要水乡人的团队协作,尤其是捕捞成鱼的时候,更是需要左邻右舍出动十来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久而久之,形成了水乡人和谐、友好、互助的邻里关系,更体现了博爱包容、睦邻互信、携手共进的水乡人精神。


图片

李建荣 摄


      中秋节前后是最适合鱼类上市的时节,水乡人节前从鱼塘把鱼捞起来,留一部分和家人过节自己吃,部分拿到大口墟(市场)销售。节日前的大口墟(昇平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古劳是著名侨乡,不少旅居海外的侨胞会趁着此时回乡,饱尝日夜挂念的家乡鱼生以解馋。水乡人白天劳作,晚上才有时间进行集中餐饮活动。到了晚上选用自己身边比较容易寻找的原生态食材时,四大家鱼中的鲩鱼(草鱼)因成长迅速,养殖量大,自然成了首选的食材之一,吃惯了煎炒、焖炖、蒸的水乡人,慢慢也学会了古人捞鱼生的吃法,并在古劳水乡流行至今。捞鱼生,顾名思义就是将鱼不经过炉火煮熟,生吃鱼片的方式,这里养殖的鲩鱼,肉质细嫩,结实,清甜,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鱼生食材。古劳水乡生态环境非常好,水质清澈、无污染,是优质的水源地区。长期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合力下,定期组织河涌清淤,使养殖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图片


     新星村民委员会新仁和村,位于古劳水乡腹地,紧靠古劳围的西江大堤,水乡人大部分以耕塘养鱼为生,几乎都是养鱼能手。餐饮业嘉多福创办人易兆林,自小就是在古劳水乡外婆家的新仁和村长大,曾在鹤山市淡水养殖场工作多年,他是最早把古劳鱼生规范化和商业化的餐饮经营者之一。二十多年来,易兆林以古劳鱼生作为主业经营,把古劳鱼生发扬光大,期间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古劳鱼生制作人员,使鹤山鱼生制作水平得到蓬勃发展。


图片


  聊起这种吃了几十年的家乡美食时,易兆林自信溢于言表。他甚至认为,日本料理虽然也有鱼生,但是和古劳鱼生相比,日本料理绝对被秒杀。“古劳鱼生除了鲜嫩,还有精湛绝伦的刀工,加上数十种丰富的配料”。再者,鱼片生吃,鱼骨鱼腩椒盐上,鱼头鱼尾煲生滚粥,这种传统的“一鱼三味”的做法,至今在广东大部分城市仍然流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劳鱼生制作工艺



制水

      易兆林介绍,古劳鱼生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多个环节有较高技术含量。鱼质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来自优质水源的产区。以鲩鱼为例,鲩鱼拿回来后,只能待字闺中,放在活水池养个十天八天(制水),使鲩鱼运动“排毒”净化、瘦成紧致肌肉,所做出来的鱼生吸睛、口感好,吃得放心,想不好吃也难。



盐度调节

     必须通过盐度调节,这个环节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是使肉质有韧性和鲜味。


放血

     鱼生也属“外貌协会”,有没食欲看外表。先将已制水的鱼放血,切片后的鱼肉要做到晶莹剔透的半透明才好看,而要做到半透明,杀鱼放血这一道工序尤为重要,能看得出大厨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杀鱼的时候,先在鱼的下颌处和尾部各扎一刀,然后放回清水中游,让鱼游动时把鲜血流出。无淤血的鱼片变得如雪般洁白,这也是重大的“秘密武器”,把控不好,切好的鱼片带红色水分多。而且鱼生在切好之后,先放进冰箱急冻一会,鱼片会爽滑带甜。



切鱼片(刀工)

     放血后起肉;起出鱼肉之后去皮,去红肉,然后切薄片。刀工要求专业,每条鱼肉在二百八十刀至三百二十刀之间完成。切鱼生切成如蝉翼般薄,易兆林大厨根本不用低头看着鱼切,谈笑之间,手中运刀如行云流水,鱼肉如雪般随刀落,令人惊叹。将薄薄的生鱼片夹于两筷之间,冰清玉洁,看着会令人有很想吃的冲动。诗句“饔子左右挥霜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就是唐代诗人杜甫对厨师运刀切鱼生技艺的赞美。


捞鱼生

   将姜丝、葱白丝、炸蛋散、熟花生、炸芋头丝、炸粉丝、柠檬叶、辣椒丝、酸姜或者酸荞头等十几种辅助材料放入大冰盘,再放入生鱼片,往生鱼片里放入花生油、盐,和配料一起捞均匀,又叫“一起捞生”,最后把捞好的鱼生夹到各自的小冰盘即可享用。从配料的丰富程度,充分体现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劳鱼生,吃的不是鱼,是一门艺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岭南三大家”之称的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这样的记载:“粤俗嗜鱼生……粤人多有鱼生之会。取鱼之初出水者,去其皮鬣,洗其血腥,细刽为片。红肌白理,轻如蝉翼,两两相比。沃以热酒,和以椒盐。入口冰融,号为甘旨。”可见广东人喜爱吃食鱼生,已有很久远的历史,是广东人对古人食生的饮食习惯的一种保留,据说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间。

     在古劳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鱼生狗肉,不请自来”。人家明明没有邀请,你却毫不客气地来“蹭吃”,主人家却不见怪,彼此熟而不拘礼,可见鱼生的魅力。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古劳水乡人都会在自家鱼塘捕捞鱼,约上亲朋好友或三五知己,晚上一起捞鱼生,或小酌一杯,分享丰收的愉悦,寓意“一起捞起,一起捞到风生水起”,捞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讲究,捞得越高,往后的日子过得越顺利,祈望的事越能成功。鱼生并非鹤山古劳独有,明清时期,广东多地皆盛行鱼生,顺德、南海、潮汕、广州、番禺等地,吃生鱼片成风。广东人认为,有鳞的鱼皆可捞鱼生。到了近代,除了逢年过节,古劳水乡人平时都有捞鱼生的习惯,有的在自己家进行,有的在饭店里进行。

      不算太远的横县鱼生,其制作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用的鱼无需经过制水瘦身的过程,直接就可以用来做鱼生,加上红肉也不起出就可以切片,食用的时候,加入醋调味。古劳鱼生有着自己独有的地域印记,与久负盛名的顺德鱼生对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食法不同,意义不同。顺德鱼生叫“捞鱼滑”,是各自把鱼肉放在自己碗里,沾酱油和油,然后加入蛋散、酸姜丝、花生、柠檬叶等配料一起吃,以各顾各的吃法居多。两者都是保留原味的吃法,都是广东鱼生的一种,体现了岭南饮食的水乡文化,也成为岭南饮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些年来,附近地区的鱼塘桑基逐步被“钢筋水泥城市”所取代,而古劳水乡仍基本保持原貌,有“珠三角最后的原始水乡”之美誉。在古劳,划一艘农艇,带上鱼网,拉一网鱼儿,偿一口古劳鱼生,听一段水乡故事。捕捞的日子总是很简单,有丰收的喜悦,品尝美味的快乐。享受远离烦嚣的慢生活,或许就是很多人共同追求的、最写意的生活方式。

      食用鱼生要注意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还有厨师操作过程不卫生的隐患,所以吃货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餐饮企业食用鱼生。从源头抓起,选择健康、新鲜的鱼,比如古劳水乡鱼塘的鱼,养鱼的水质干净,都是原生态的,经严格制水,吃起来也不一样,不吃外面不明来历的鱼。在吃鱼生时,要用花生油充分包着鱼生,起到封密微生物气孔作用,也不建议小孩吃鱼生。政府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针对经营鱼生的餐饮行业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并要求餐饮企业严格执行,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