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鹤山市库 > 新闻报道

那一年,那一间学校,那一个人,那一段红色的记忆,在新星村……

2021-06-10 08:25:39 来源:鹤山文联

鹤山市“古劳水乡”习惯上是指双桥、上升、新星、坡山等围墩(也称维墩)一带,这里河涌纵横交错,遍布鱼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种桑养蚕耕鱼塘为业,船是主要交通工具也是生产工具,路是窄窄的塘基、石板桥,陌生人走进围墩,就像进了迷魂阵,正是这样的地理和自然的环境,使围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为鹤山党组织地下工作活动频繁的地区。


图片


丨榕树下倾听新社村老同志讲革命故事丨


2020年6月27日早上,烈日当空,十几位村民和鹤山文联文艺工作者一起,在鹤山市古劳新星村委会新社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榕树下,聆听80多岁的吕炎成、吕志南、吕文劲、冯文胜、吕锡华(与同文中提及的洛社吕锡华同名)等几位长者讲述新社村的革命斗争往事,脉动了70多年的红色革命史展现在我们眼前:前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杨德元同志,1947年作为中共鹤山县委特派员在洛社、新社活动了一年;中共鹤山县委就秘密设在新社村光缙公所(和新社小学一体),长达一年之久,在新社村点燃了解放鹤山的星星之火。

图片

丨光缙公所(新社小学),即中共鹤山县委“曾经的”驻地丨

腥风血雨的1945和1946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国民党反动派已对鹤山的地下党进行疯狂镇压,在血雨腥风的1945-1946年斗争中,鹤山共产党员牺牲数量较多,相继有樊仲威、樊纪云、张帝荣、方奕智、邓少珍等英烈为党的事业光荣牺牲,其中围墩坡山的共产党员方奕智1945年3月在宅梧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围墩上升的共产党员邓少珍1945年5月新婚的第三天在高明大简壮烈牺牲;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妄图以此维持其反动独裁统治。在广东,国民党军队向我各游击区发动进攻,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粤中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深入依靠群众,隐蔽精干,分散坚持农村自卫斗争,自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1946年上半年,中共鹤山县委负责人李克平,因为已暴露身份,还没来得及和接任人交接就调往恩平。李克平临走前,把鹤山北半部(龙口、古劳、沙坪一带)关系交给罗明(罗耀祥);南半部的地方党关系交给谢永宽,待接任的负责人到任后,再由他们俩转交。1946年9月初,广东区党委安排杨德元接任中共鹤山县委特派员(即县委书记),由于当时革命处于低潮,在鹤山一时找不到立脚点,杨德元只好在江门水南住下,以新会源青乡公所文书的身份作掩饰,领导和联系鹤山县的党员活动,开展革命斗争,等候机会到鹤山。

图片

丨年轻时的杨德元丨

新社村来了个杨老师

1947年初,中共鹤山县委特派员杨德元终于来到鹤山,通过古劳新星洛社村共产党员吕锡华的关系,到新星新社小学当教员,杨德元以教师职业为掩护,联系和领导鹤山县的党员活动及开展革命斗争,实现鹤山早日解放。杨德元在新社住下,和地方负责鹤山北半部的罗明联系上了。罗明很快被调走,由李迅挥(古劳人)和丈夫吴英华接替,杨德元头戴白通帽,手持雨伞,打扮成商家模样,同伴戴一顶竹帽扮成伙计模样,一起来到沙坪联络站祐隆号与李迅挥见了面,并嘱咐她搜集敌人动向和情报,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就这样,中共鹤山县委在古劳新星洛社、新社村作为联系点和指挥所,将鹤山党组织逐步联系起来,坚持革命斗争。

图片

丨杨德元(左一)生活一瞥丨

     新社村民吕炎成回忆,杨德元十分年轻(当时25岁),白天给新社村的30多人上课,村民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只管叫面前这位教书先生为杨老师或者杨生。讲起上课还令人忍俊不禁,既有十岁八岁的孩子,也有差不多二十岁的“大学生”,一至六年级就挤在一个教室上课。杨生有教无类,一个人当上了附近几条村的孩子王;下课了,杨生还组织学生们在新社小学前的空地打球,吕炎成说,当时十来岁的他最喜欢看他们打球,球掉进河涌里,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跳下河,将球捞起来交给杨生,杨生总是轻轻摸他的小脑袋夸他厉害。

图片

丨杨德元用过的毛毯和床单丨

   “我们这里最尊重读书人,特别是真心实意帮助我们劳苦大众的文化人。”吕炎成说。不到几个月,杨生已经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当洛社村的吕锡华晚上不时来找杨生,新社村民已经估摸到杨生是地下党,因为吕锡华就是邓少珍烈士的丈夫,“吕锡华和邓少珍都是我们邻村的,邓少珍在高明遇害后,家乡人都知道邓少珍是地下党”。九十多岁的老党员吕志南回想起,村里年轻人晚上都喜欢到光缙公所(新社小学)上夜学,杨生在光缙公所,吸收在洛社教学的温兆銮等同志入党,秘密办理了入党手续,同时通过晚上组织读书会,团结了邓海波等一大批进步青年。杨生还给村里进步青年介绍对象做媒人培养情报传递员。短短几个月,杨生坐镇新社村,或是发展进步青年,或是为部队发展新兵,或是方便镇区同志来县委汇报工作和商量计划,或是传达上级指令,这个“一人机关”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时晚上外出,冒着种种危险,组织干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图片


丨水棚屋-杨德元在新社的住所之一丨


村民相助 机智脱险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中共鹤山县委设在古劳新社村,虽然机关只有特派员杨德元一人,但有声有色的地下工作很快就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1947年临近年底一天,大口圩两名双枪兵(国民党治安联防队很多有抽鸦片的恶习,被老百姓笑称为双枪兵)来到光缙公所,见到一群人在阁楼上,便生了勒索的念头,在门口向阁楼放了一枪(有说是走火,弹痕目前在光缙公所横梁仍清晰可见),大叫:“通通给我下来!”路过的一名村民急中生智,大声吆喝两名双枪兵:“全部都是我们村的子侄在读书,伤了人哪个负责!”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才吓跑了两个双枪兵。

图片

丨当时躲避搜查的水棚底”丨

     经一事长一智,杨生保持高度警觉,每晚在新社村过夜的住所,需要经常变更。年底的一个晚上,杨生住在一个水棚屋(俗称无底横楼),睡到半夜又起来在油灯下写公文阅情报,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杨生杨生,联防队好多人包围新社,你快躲一躲!”国民党联防队突然到新社搜查,刚进村,已经被村民发觉,连忙来通风报信,杨生来不及撤离新社,于是迅速爬到住所下的水棚底下,半身泡在水里,背靠墙角。但明显国民党联防队有备而来,围着新社挨家逐户搜。正当情况十分危急之际,一名机智的村民与联防队吵起来,把联防队大部分兵力和注意力引开,另一位村民及时将杨生转移到德峻祖祠堂,挪开祠堂菩萨座下的神柜,杨生藏进神柜底下的暗格,然后村民把神柜恢复原状,躲过敌人搜捕。当天晚上鸡飞狗跳,联防队一无所获,只好悻悻而归。

    经过这两件事后,杨生知道新社村不再适合作为县委机关所在地了,只能与乡亲们依依惜别。

图片

丨新社村民吕文劲(左一)、冯文胜(右一)指认德峻祖祠堂旧址丨

     1948年3月,杨德元从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短暂培训后回来,与周天行、梁文华、吴桐等进入新高鹤游击区,进行恢复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月底,新高鹤人民解放军总队成立,杨德元担任总队政治处主任,并参加以周天行为书记的中共新高鹤区工作委员会。


图片


丨杨德元(左一)与战友在一起丨

      1949年7月,粤中临时区党委成立,部队同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南下部队入城,随即政权建立起来了,杨德元任鹤山县长。1949年10月20日,鹤山宣布解放。

图片


丨曾经的小鬼队队员吕锡华,今已是耆耆老者丨


红色江山依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阔别鹤山30年后,已是佛山地委书记的杨德元重回古劳新社村,进村前在河堤上眺望新社,遥望古劳,环顾鹤山大地,眼前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吃住、工作的地方,和这里的人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每每遇上危险,都因为群众根基深厚而化险为夷,和群众一起为鹤山的解放事业奋斗的影像,还历历在目。那是终生难以释怀的地方,忆往昔峥嵘岁月,杨德元无限感慨地说:“江山依旧啊。”(村民吕文劲目睹)来到新社村里,大伙们毫无顾忌的叫着“杨生”、“杨老师”,一声声、一句句都是那熟悉的乡音。这里有当年因跌落在石板桥上打破了头,急忙背着她冲回家的小女孩吕宝玉(杨德元的学生),有当年天天晚上一起 “扒艇仔”的小鬼队队员吕锡华(杨德元的学生)、当年抱在手上就撒尿的顽皮小孩冯文胜等等,一幕幕重现眼前。

图片

邓少珍烈士墓  钟耀明摄

     杨德元回到第二故乡,指着光缙公所(新社小学)高兴地对陪同人员和乡亲们说:“这所学校不简单啊,为鹤山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德元和新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从没忘记新社人民在鹤山党组织最艰难的时候掩护、支持,为鹤山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七十年代末,在杨德元的关心下,新星小学进行重建,并支持建起新星粮油加工厂、电木厂和灯珠厂等(集体企业),1987年,为老战友吕锡华的妻子邓少珍烈士墓碑题字。


图片


丨当年杨德元在江门丨

读杨德元在鹤山革命英雄事迹

麦和幸

对党忠诚不计名,腥风血雨死生轻。

纵横高鹤披星月,游击红装举义兵。

鱼目深藏情报站,金蝉脱险水乡棚。

硝烟散去光尤现,榕树头前写淑贞。

读杨德元在鹤山革命英雄事迹(朗诵:赵若尧)


后记:期盼


翻看有关鹤山革命史的书籍,新社村民们感到好困惑,除了在杨德元一篇回忆文章中提过新社村设立中共鹤山县委的记录,就再也找不到关于新社村这段红色历史更详尽的记载。

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

       面对摇摇欲坠的光缙公所(新社小学),村民们两种意见,年轻一辈希望拆除危房重建,而长者们则希望上级支持修旧如旧。我们采访组实地观察,并结合这段历史,认为修旧如旧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


洛社村党建文化公园  钟耀明摄

      2019和2020年,古劳镇投入资金,在新星村建成党建文化公园和重修邓少珍烈士墓,我们相信,有上级支持,有村民的拥护,中共鹤山县委旧址能进行重修,将成为鹤山又一著名的红色景点和革命教育基地,必定能为古劳水乡旅游资源添上最靓丽的色彩-----红色,必定能为鹤山党史革命史添上浓重的一笔。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