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蓬江区库 > 环市街道库 > 新闻报道

环市街道: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06-04 18:05:19 来源:江门日报

  

环市街道坚定不移抓好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2019年也是蓬江区重构良好政治生态,重整旗鼓再出发的重要一年。2019年,结合区委九届八次全会部署和要求,环市街道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华表示,环市街道始终把重构政治生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市委“1+1+5”工作举措和蓬江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目标,以“七个抓”为重点,重构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升新时期党建工作水平,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定不移抓好实体经济,支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因地制宜发展城市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蓬江。

  A

  落实落细“七个抓”

  重构良好政治生态

  重构政治生态刻不容缓。环市街道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七个抓”为工作重点,强化政治担当、履行政治责任,在工作中创新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全力推动环市街道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干部教育方面,环市街道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街道工委党校每个分教点每个月不少于一期培训,用好“学习强国”平台,确保全街道党员对党的理论、党性和技能教育受到全覆盖;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分别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会议,并开展机关中层干部廉政谈话。

  责任落实方面,环市街道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干部教育日常监督管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环市街道坚持把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建章立制,修订完善党工委“三重一大”制度、党工委会议议事制度,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工委主体责任和纪工委、区监委派出监察组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环市街道公职人员和村(居)干部恶意失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环市街道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监督落实方面,环市街道把廉政风险防控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双请示”制度,加强对业务工作实施各个阶段的监督管理,杜绝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同时,全街道积极落实监督执纪工作,强化监督检查,抓好日常和专项工作,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在廉政风险;针对排查出的潜在廉政风险点,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此外,通过调动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履行监督执纪的积极性,努力打通街道监督全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环市街道还着力抓作风建设,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党员干部及监察对象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抓查办案件,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肃、精准问责;抓用人导向,注重干部能力实绩,突出政治标准,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着重专业岗位干部的教育培养和交流锻炼,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新工作要求的能力。同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重点建立社区、经联社书记及“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库,提升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并落实有关待遇,让后备干部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B

  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使党建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位于中心城区的环市街道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制定并印发《环市街道开展党建“红色堡垒”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落实,在优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大党委”、开展党群论坛等方面取得实效。

  环市街道内加快党群服务中心建设,2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完成升格改造,制度按要求上墙,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除了硬件升级,环市街道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打通行业和地域的连接点,在全街范围成立了8个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辖区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双报到双服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其中,东风社区综合党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武警江门支队警勤中队等6个成员单位,打造了6项“红色+”主题服务项目;天福社区综合党委根据各成员单位职能特点和区域需求,将16个成员单位分别划入5个服务主题园区中,通过各党组织和双报到党员不断梳理服务群众需求,制定服务清单,开展内容丰富、服务实效强的主题党日和党建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先锋+园”。

  此外,环市街道还积极探索开展党建微创新项目——党群论坛。通过邀请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两新”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面对面的倾心而谈,共同参与党的建设、民生实事、社区服务,使一些工作部署在形成“红头文件”之前,附着更厚实的民意基础和可行性,让解决问题的措施更接地气。目前,该项目已成功举办16期,形成论坛成果64项,协助解决居民难点、治理棘手问题200多件。

  C

  抢抓机遇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19年,环市街道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好实体经济。

  “环市街道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优质服务,全力打造宜产、宜居的人产城高度融合的良性生态圈,为企业营造稳定、和谐的营商环境。”在招商推介会上,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华如是说。

  环市街道全力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业;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发挥专业招商平台作用,引导企业改造和增资扩产等,有力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目前,已有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在环市街道加快上马:创显智慧小镇、迪浪科技大数据园一期已完成土地招拍挂;群华工业园二期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土建工程;丽柏教育培训中心、丽轩广场等项目正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方面,截至9月,环市街道新登记注册民资企业771家,注册资金达19亿元,当年在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金额4.83亿元。

  D

  改善民生

  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百姓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市街道也时刻关注着改善民生。2019年,环市街道着力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推进网格化基层社区治理,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好蓬江打下坚实基础。

  为更好地开展民生实事工作,环市街道完善社区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配合区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稳步开展“党建+自治+德治+法治”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划分80个基础网格,处理网格事件4865件。

  民生兜底方面,环市街道为73户107人城镇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家庭发放社会救助金近40万元;认真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确保33户精准扶贫户真脱贫、脱真贫;做好残疾人、复退军人、长者等特殊人群服务阵地建设。

  文化文明建设方面,环市街道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开展了以“五传”为内容、“六+X”为形式的系列主题活动,截至9月,环市街道相继举办“读具匠心·红色传承”朗诵分享会、“青春追梦·幸福前行”定向赛、“同舟共济,启航新征程”亲子巧手绘龙舟等文明实践活动312场次;打造“艺熠环市”文化品牌,举办免费公益培训班181场次;扎实推进创文工作常态化机制,完成督办整改事项1543项,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亮点案例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 落地开花

  在环市街道文明实践所,张紫瑛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隔着幕布,将一张纸做的小金鱼比划得栩栩如生。这是环市街道正在开展的“花儿朵朵开”暑假公益培训班。

  据悉,活动开展近1个月以来,共为辖区600多名学员提供绘画、书法、科普、音乐等多项课程,形式涵盖学科课程、实地参观、职业体验、社会实践、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不仅丰富广大青少年的校外精神文化生活,更提升青少年的艺术审美与交流能力。

  2019年,环市街道以提升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坚持以群众视角出发,充分利用街道、社区两级建设阵地,策划布置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和服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地推进工作,环市街道积极推进阵地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高地,已建成1个街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经过装修改造,配套设施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形成内设多功能室、演出大厅、展览室、培训厅、室内篮球场、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信息阅览室、荣誉室、心语室、少儿活动室11个功能场室,外设有休闲小广场、文化长廊、棋艺区及户外运动公园的多功能载体,可同时满足上千名群众开展文化活动。

  为切实打造“百姓文化大舞台”,街道还组建起文化教育、卫生健康、法律服务、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把优秀党政干部、党校宣讲团、教师、基层社会工作者、“五老”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纳入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中。其中,利用现有的49支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开展了以“五传”为内容,“六+X”为形式的系列主题突出的文明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切实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开花。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