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环市街党工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部署,借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经验,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活动载体、活动内容、措施,通过“四结合”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推进了街道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员培养结合起来。该街30个非公企业党员与26个社区经联社单位结对共建,经常为属地居民群众做好事。在创文期间,环市企业党员共451人,日均出动51人,占企业党员人数的11%。2012年8月初以来,属地企业党员参与整治“牛皮癣”、乱拉乱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867人次,平均每名党员出动近2次。
把“创先争优”与抓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根据新的形势,结合该街的实际,及时调整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城建重点项目、“三旧”改造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三大抓手促转型升级,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2012年1-7月,全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6亿元,工业增加值8.47亿元;税收入库总额7.53亿元,其中地税4.41亿元,国税3.1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09万元。
把“创先争优”与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该街新成立了17支“灯塔”党员义工服务队,搭建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新平台。全区首个社区官方微博天龙社区官方微博诞生,畅通党员交流、学习的新渠道。通过“两新”组织“百日攻坚行动”,“单建”“联建”了20个“两新”党组织,占全街党组织总数的24%,举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和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新建支部负责人素质,重点提高服务党员、服务员工、服务企业能力,推动党组织“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通过“双促双强”主题实践活动,由街党政领导落实联系挂点企业20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9个。选派7名大学生村官奔赴基层,为经联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2年篁庄经联社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把“创先争优”与抓民生工程结合起来。该街坚持民生优先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民生工程为着力点,切实解决一批涉及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救助等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问题。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投入,开展“一居一特色”创建活动,优化社区设置,依托市红蜻蜓艺术中心,联合组建“环市艺术团”,进一步提升文化强街水平。全面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成功创建全区首个省教育强街。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成立“牵手环市社会工作人才与机构孵化基地”,通过社工机构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服务,以全新的切入方式解决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负担。全市第一个镇街级综治信访维稳网上平台试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高质高效地处理群众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