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市街实施“四个坚持”战略,引领下辖9个经联社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成为街道经济的重要支撑。2011年9个经联社集体总收入6.35亿元,其中8个经联社集体总收入超1000万元,超亿元1个,超5000万元3个,集体经济物业累计面积达163万平方米,物业出租年收入1.18亿元,经联社属下企业和出租物业共产生税收2.5亿元。
坚持实施统筹谋划
随着环市街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日趋明显,街党工委把经联社发展纳入全街发展规划中统筹谋划,帮助经联社干部树立大环市的思想,引导经联社将发展目标与市、区、街的发展规划同步,发展目标一致,每年通过制定经联社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及时引导经联社调整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引导和鼓励经联社坚持走物业稳村、企业活村、服务业促村发展道路,通过发展集体物业、加大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和土地合作开发、“三旧”改造、发展综合商业,不断将单一发展变为多元发展,从低值的效益向高值的效益延伸和扩展,提高城乡发展承接能力,加快推进经联社城市化建设,实施“富民强村”工程。
坚持实施扶持引导
该街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街党政班子领导以及机关人员组成工作组对经联社实行一对一帮扶;在用地指标上给予扶持,项目开发上给予优先安排,并按照先让利后得利的思路来进行培育;在招商引资上,优先考虑经联社,并结合“三旧”改造一些项目做统筹安排,帮助经联社做大做强;鼓励经联社干部和党员以独资、合资、入股等形式领办或联合创办“富民强村”工程项目,同时制定一系列的奖励和补贴措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2011年9个经联社集体总收入6.35亿元,其中8个经联社集体总收入均超1000万元,超亿元1个,超5000万元3个,集体经济物业累计面积达163万平方米,物业出租年收入1.18亿元,经联社属下企业和出租物业共产生税收2.5亿元。
坚持实施“一村一策”
由于各经联社经济发展不平衡,该街采取“一村一策”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一是对经济发展较好的经联社引导进行升级改造和多元发展。如针对篁庄经联社的发展势头较快,经济实力雄厚的情况,指导篁庄经联社大力推动综合型物业建设,建设起点高、配套完善、环境舒适、设施完备的工业区,重点建设、发展工业企业、资源开发业、商贸服务业、产业化一条龙商业街,壮大集体经济。从2000年起先后建成了4个工业园区,合作开发了一个装饰建材城项目和一个星级酒店项目,在江沙路汽车专卖一条街合作建设了6家4S汽车专卖店,形成了“四区、一城、一街、一酒店”的物业格局。至2011年底止,篁庄经联社集体两级净资产总值达3亿元,两级合计拥有工业、商业物业23万平方米,股民人均拥有物业145平方米,2011年集体两级总收入合计4560万元,股东两级人均分红10447元,年度属地完成税收5100万元。
二是抓好物业的发展。近年来先后兴建了四个工业小区和白石大道、港口二路商铺,总物业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38万平方米,商铺12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出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抓好经济的转型。以“三旧”改造促经济转型,重点把纳入“三旧”改造范围的港口二路沿线物业进行转型升级策划,做好长远大商业的发展规划,把目前低值的商铺、厂房物业向高值的综合性大商业发展。针对其他几个经联社的经济发展情况,党工委提出了“资源开发促村,物业发展稳村”的发展思路,鼓励他们大力发展集体物业,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机遇,加大旧村改造力度,通过腾笼换鸟的做法,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多平台和发展空间,增强自身发展后劲。
坚持实施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经联社“跳起来摘果子”。对经联社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奖励,考核方案涵盖经济发展、党廉建设、社会管理等17个方面,每年根据重点工作进行调整,并调整奖惩比重。在考核方法上,对每项指标实行量化考核。同时对物业发展情况,对经济发展及行政发展排前三位的经联社“一把手”进行特别奖励。近三年来,共兑现奖金644.9万元,其中白石经联社所得奖金占总奖金的20%。奖金直接兑现至“两委”成员的个人帐户,激发了“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