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钟叔,我真不敢想象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今年24岁的雄仔边摆弄一个钟表边说,6年前,一下子成为孤儿的他变得极度自闭和自卑,是钟一平用真诚、温暖和坚持感化并拯救了他。
说起钟一平,无论是蓬江区天龙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是周围邻居,都赞不绝口,“那是个实在人,很热心。”“那家人都很好,我们很多邻居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在2016年市妇联牵头举办的江门市十大“最美家庭”评选中,钟一平家庭成为蓬江区喜获该荣誉的两个家庭之一,邻居们纷纷祝贺,称钟一平家庭获奖是实至名归。
与雄仔结缘六载如父子
对雄仔来说,2010年年中,是他这辈子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当年3月,他从小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幸突发疾病去世,这对当时还不满18岁的雄仔来说,简直如天塌下来一般。
雄仔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自幼由父亲抚养长大,父子俩关系特别好,雄仔对父亲也非常依赖。父亲突然去世,雄仔一时难以接受,不但中断了在江门一职的学业,精神也出现了问题。以往活泼开朗的少年一夜之间像变了个人,终日待在家中不言不语,割断了自己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并慢慢有了自闭的倾向。
在雄仔家楼下开了一家钟表店的钟一平了解到雄仔只剩叔叔一个亲人,而且叔叔也因经济状况及其他原因无法长期照顾雄仔后,开始有意接触雄仔,不时上楼敲雄仔家的门,试图给这个命运多舛的少年一些安慰和温暖。由于雄仔排斥与外界的接触,很长一段时间内,钟一平一直吃闭门羹,只能隔着门说些关心安慰的话,但他却没有放弃,经常关切地询问雄仔生活费够不够?日常用品缺不缺?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渐渐地,雄仔终于肯隔着门缝和他交流了。
了解到雄仔对电子知识感兴趣后,作为修钟表的行家里手,钟一平热情地表示愿意教雄仔电子及钟表维修知识,欢迎雄仔随时到他的钟表店学习。因为兴趣相投,而且感受到钟叔的善意,雄仔开始慢慢与他接触。钟一平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不但教雄仔电子知识,而且耐心地跟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关心他的生活起居,用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帮雄仔添置生活用品,并帮他申请、争取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样的关心和帮助,让雄仔逐渐摆脱了曾经梦魇般的生活,慢慢重新找回了开朗和自信。
“钟叔对我的帮助太多了,不但是学习、生活,还有心理疏导。”雄仔说,“说实话,父亲刚去世时,我对这个世界是绝望的,对钟叔的关心也充满怀疑,觉得除了父亲之外,不会再有人关心我、对我好,是钟叔的坚持和善良让我找回了对生活的希望。”提起钟一平,雄仔满怀感恩,也充满感情。
帮助他人时内心特别踏实
今年46岁的钟一平出生于河源市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为谋求生计,年轻时只身到江门打工,在这里结识了妻子黄琼珍,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2000年初,他和妻子来到蓬江区天龙二街,租赁了一间20平方米的铺位,开办了“钟记钟表行”,主要业务为钟表售卖和维修,这一经营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来,钟一平已经将这里当成了家,并有了很多熟悉的朋友和邻居。多年来,除持续关心和帮忙照顾困境中的雄仔外,热心的他还坚持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居民。“我们门锁坏了打不开,他会上门帮查看维修,谁家里有电器坏了,他也会帮忙修。”邻居杨亚敏阿姨说。
与钟一平一样,他的妻子和儿子也都是助人为乐的热心人,不管是周围邻居还是社区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一家人总是乐呵呵地答应,并尽力做好,而且一家人相亲相爱,特别和睦。结婚20多年来,钟一平夫妻虽然也偶尔闹闹小别扭,但从没有大吵过,遇到困难或困惑时,更是互相开导、互相支撑。钟一平平日忙于打理钟表行生意,家里的事情基本无暇顾及,妻子珍姐就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被钟一平称为“贤内助”。对钟一平的热心助人,妻子也很支持,“大家都不容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帮就帮点,能起点作用,自己心里也踏实。”珍姐说。
“一平是一个憨厚的老实人,他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真的特别热心,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很多人提到他不竖大拇指也会交口称赞。”天龙社区工作人员兰私燕说。
对钟一平的助人为乐,虽然大家频频点赞,但钟一平自己却觉得没什么,“其实,我就是心软,看不得别人受苦,看别人遇到困难,就忍不住想帮一把,很多人都会这样做的。”他说。不过,在前不久市妇联举行的十大“最美家庭”颁奖仪式上,钟一平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觉得帮助他人也是愉悦自己,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会特别踏实,充满温暖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