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会区库 > 新闻报道

崖门镇投入400多万元助恩平市中安村脱贫 全方位帮扶,经济、民生齐齐抓

2021-06-02 12:10:22 来源:新会侨报社

  2012年,中安村人均年收入1000元至2000元的贫困户17户68人;2000元至2500元的贫困户16户70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49人,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2万元。

  三年来,崖门镇立足中安村实情,着眼长远发展,紧抓上级扶贫开发新政机遇,投入429.2791万元,对村集体、贫困户、民生工程等方面实施帮扶,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稳定增收、村面貌大幅改善的预期目标及各项扶贫工作指标。至2015年11月,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6万;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9487元,达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的要求,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开发特色农业

  着力联合相关企业,发展农品基地经济。一方面,发动恩平蓝海农科公司联合中安村辣椒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户开展辣椒种植,定期举办培训,签订相关协议,村委具体负责联系和管理合作社收购辣椒等事宜,协调解决贫困户生产、销售遇到的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村委与蓝海公司合作创建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在带动农户种植的同时,增加村委经济收入。2013年,村集体增加纯收入3万元,总收入5万以上,首年实现脱贫;2014年纯收益4万元;2015年纯收益不少于5万元。

  01.jpg

  在开发特色农业的同时,实行个体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可以腾出土地的农户,实行产业扶持,引导种植指天椒,掌握种植技术,实现农业致富。还实行组织帮扶,成立中安村辣椒种植合作社,鼓励、支持腾地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让这部分贫困户首先致富,再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形成了干部带群众、群众广参与的良好格局,实现了贫困户逐步脱贫。具体实行“五送一包”措施,即送种苗、送化肥、送农药、送地膜、送首次种植备耕费,包收购销售。其中种植辣椒一亩扶持经费820元,包括种苗270元、化肥300元、农药50元、地膜100元、首次备耕100元等。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辣椒在正常管理下,亩产可达到2500-3000公斤或以上,供货价格每公斤4-6元,每亩约种植1500株,这样每亩产值可达10000元或以上。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间,合作社引领农户种椒300亩,实现新增效益300万元或以上,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9487元,实现预期脱贫。

  建设增收项目

  利用村委原有空置土地,投入资金50万元,新建物业245.52平方米,每年以收取租金形式获取收益,预计每年可收益1.8万元。同时与移动公司合作,新建信号发射塔一个,每年获取固定收益1万元,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保证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每年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转变发展观念

  把建强基层组织、转变思想观念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强化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定点帮扶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形成扶贫带党建,党建促扶贫的良好工作格局。依法做好“两委”换届工作,着力抓好“两委”干部观念转变,提升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意识。2013年,在崖门镇帮扶单位驻村组的协助下,中安村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干部由原来的5人增加至6人,组织力量更加雄厚,年龄结构也更合理年轻化,组织建设实现由落后到先进的蜕变;同时,以开展村组干部培训教育为手段,消除“等靠要、盼支援”思想,不断提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力争党建工作上新台阶,为贫困村培养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队伍,带领村民群众致富奔康。

  力推低保保障

  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台账登记全村低保户情况,尤其对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力争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村民纳入低保,由政府保证基本生活,切实解决贫困户生活问题,目前已做到应保尽保,100%完成任务。

  力推就业增收

  驻村队员与村干部相互联动、分工合作,发动无法腾地种椒的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协助他们当地就业,重点结合崖门新财富集团的人才需求,优先录用挂扶贫困村劳动力,特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目前止,已转移有劳动力贫困户和非贫困户20人,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的非农收入。

  同时,运用上门入户、座谈培训、参观学习、以点带面等方式,正确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消除“等靠要、盼支援”的被动心理,激发调动贫困村民创业劳动脱贫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改善村容村貌

  结合中安村的实际,投入各级扶贫资金超过210万元,重点做好七项工程:1、优化办公环境,为村委会更新或添置办公设备,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2、建设乡村道路,落实江门市扶贫村公路硬底化建设计划,助建横山路口到狮山村道,实现村组联通硬底化。3、新建垃圾池,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定点建设一批垃圾池,有效改善脏乱差问题。4、改造村庄公厕,选取2个村小组,改造公厕2间。5、建设休闲公园,为群众提供休闲康乐场所。6、创新宣传阵地,提高工作氛围,强化群众监督。7、建设文明村组,特别是猪腰山村民小组大力发动本地村民和海外乡亲,共筹社会资金40多万,加上扶贫资金30万,共投入70多万,改优群众生活生产环境,改善村民出行条件。目前,该村小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扶贫工作深得民心。

  开展爱心助学

  近三年来,崖门扶贫工作组进组入户、深入摸底,积极展开助学活动,共扶助困难学生33人,扶助资金达3.685万元,确保贫困户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无一辍学;确保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100%完成了指标任务。

  修葺贫困户房

  采用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多方支持的原则,对有劳动能力和有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贫困农户,鼓励其修葺房屋,改善居住环境。到2015年底,共支持贫困户修缮房屋11间,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11000元。

  

  突出围绕“五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的要求,重点修建党员活动室,改善党代表工作室条件,实现了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解忧有途径的良性循环。

  下阶段,崖门镇将坚持“思想建设为基、脱贫致富为本、项目建设为重”的扶贫理念,充分利用好上级下拨的资源管护和公共服务经费,积极探索更高质、更有效的方法措施,巩固深化中安扶贫成果,助推村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创实力中安、美丽中安、温暖中安新局面。


作者:莫丽婵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