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扶贫和入股水电站资产收益扶贫具有清洁环保、收益长效稳定等优势,是新会区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已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绿色银行”。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古井镇大力开展光伏扶贫,共投入资金约140万元,先后在新会第四中学和古井小学的教学楼、宿舍楼楼顶建设两期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其中,设在新会四中的首期光伏项目投入扶贫资金68万元,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安装了近300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总装机容量85.2千瓦,于2018年底开始并网发电。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再生的优势,通过光伏发电,产生可持续性的稳定收益,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专业人士介绍,光伏发电,零污染、零辐射、零噪音,对屋顶可降温6度左右,是一项环保扶贫项目。
新会第四中学教师薛自强:“可以利用闲置楼顶的空间发电,还可以将我们C、D两座教学楼五楼的温度降低,因为吸了热,减少了日光照,有利于降低学生课室的温度。我是一名地理老师,在地理课上也会讲到有关太阳能发电的问题,这里是一个很好的活教材。”
据统计,古井镇两期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共约20万千瓦时,售给南方电网,年均收益12万元左右。按照光伏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寿命20年计算,20年预计可获得收益240万元左右。针对光伏扶贫项目,古井镇制定了项目利润分红方案,对全镇123户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红。
古井镇扶贫办工作人员邓堃:“根据扶贫户的困难程度不同,最多每户年收入可达3000元,依照产业项目,可以对我们镇的服务扶贫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八有’标准,最终实现稳定脱贫。”
入股水电站资产收益扶贫是双水镇的特色扶贫项目。2018年,该镇通过筹措资金以增资形式投入到双水水利所,购买先进的水电站发电机组,用于雷公坑水电站设备升级改造,增加运营收益。
双水镇党委副书记游杰文:“双水镇雷公坑水电改造项目得到市、区、镇三级的大力支持,共投入144万元入股雷公坑水电改造项目,将旧的设备改造更新,提高发电能力,改造以后的发电能力提高了38%,我们将增加的收入用于精准扶贫户的帮扶。”
雷公坑水电站升级改造后,年均发电量达到50万千瓦时,年均增加收益10万元左右。2019年增收10.6万元,分配给镇内42户缺乏劳动能力的精准扶贫户共101人,每人获得1050元的分红,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双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待精准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后,该项目收益将用于该镇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等困难群体的生活、教育、医疗、创业、就业、房屋修葺和慈善救济等方面,形成长效脱贫机制,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古井镇、双水镇因地制宜,分别开展光伏扶贫、入股水电站资产收益扶贫等可持续的“造血式”产业项目,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让贫困户稳收增收,为新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