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吃多少点多少、吃多少做多少,节约粮食从细节开始!

2020-09-04 15:48:09 来源:江门市委宣传部

吃多少点多少、吃多少做多少,节约粮食从细节开始!

文明江门 2020-09-04

图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节约粮食看起来只是个人的小事,但乘以14亿,就是天大的国事。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在家吃饭要合理定量,坚持“光盘”;在外吃饭要不讲排场,合理点菜,不贪丰求盛,同时要养成剩菜打包的习惯,不让盛宴变“剩”宴,造成舌尖上的浪费。

图片

△吃多少买多少,已成为许多江门人的买菜指南。张华炽摄

  在茶楼里,桌子上简单放着几件点心,一把放在小炉上的茶壶在冒着热气。桌上偶尔有吃不完的点心,大家都会打包带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早就写在了我们江门人的饮食守则里了。”市民李瑞桃说。

  家中一贯不剩饭菜

  大约9点钟,李瑞桃和老伴林仲英早茶时间结束。“一般会去东湖公园走走,消消食,做做简单的锻炼。”李瑞桃说。在李瑞桃旁,林仲英拉了他一下:“今天不去东湖公园了,得去买菜。”原来,因为今天早茶时间稍稍“超时”,林仲英急着去市场抢购新鲜的蔬菜。

  “我们买菜很简单的,一点青菜,一些鸡肉或者一条鱼。”林仲英说,她买菜做饭都会在心中放一杆秤,几个人吃,能吃多少,“一顿饭就做一顿饭的饭菜,坚决不留剩饭剩菜。”林仲英说,剩饭剩菜,不但口感不好,对健康有一定影响,此外也容易造成浪费,“剩菜味道差些,最后或多或少会浪费倒掉。”所以,林仲英做饭讲究合适为准,不多做。“我们家一贯不剩饭菜。”李瑞桃补充说。

  李瑞桃的几个女儿都早已经组建了家庭。一些节日,女儿们会到老人家里聚餐。“多少人来,就买多少菜,做多少饭。”林仲英说,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她和女儿们在厨房里忙碌,从一开始唠叨女儿们节约粮食,到现在的默契配合。“她们说,妈,我们家的优良传统我们肯定坚持,这个好习惯还会传给您的外孙。”林仲英说,孙辈从小就知道粒粒皆辛苦,大家不浪费粮食,她从心里觉得高兴。

图片

△郭永乐 摄影

  节约早已成为生活习惯

  市民邓国勇的家在启明小学附近,节俭的生活习惯与李瑞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邓国勇年少时就离开了家乡,来到江门打拼,他说,农民出身的他,更懂得粮食的不容易。“我是经历过插秧、割禾和晒谷等过程的,粒粒皆辛苦,我是有切实体会的。”邓国勇说。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早已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

  目前,邓国勇和妻子一起生活,孩子在广州工作。到了节假日,儿子会回来江门,邓国勇会到海鲜市场买一些海鲜。“我一般都是按只买的,不是怕贵,而是怕买多了,吃不完就很浪费。”在海鲜市场,邓国勇精挑细选后,买了6只大虾、2只花蟹。邓国勇说,6只大虾里,有2只是自己和妻子的,4只是喜欢吃虾的儿子的,花蟹则是他今天临时起意买的,“今天的花蟹不错,让孩子尝尝。”邓国勇说,自己患有轻微通风,虽然爱吃海鲜,但不能多吃。

  邓国勇一家很早之前就开始实行分餐制了。“每个人吃自己的很好啊,吃多少做多少,不浪费。”邓国勇说。儿子邓梓峰笑着说,他从小就习惯了分餐吃饭:“分餐吃是个不错的习惯,节约粮食,我也常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饭要吃干净,吃多少做多少。”这句话是李瑞桃和邓国勇家中的高频词语,他们说,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宽裕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浪费。“要形成勤俭节约风气,需要从每个家庭做起,每一代人都给下一代做出榜样,将优良家风如接力棒一样传承下去。”在一次家庭聚会的餐桌上,李瑞桃认真地说。

作者:江门日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