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和谐是最好的。大家能住在一起,就应该维系好居住环境,营造美丽和谐的小家园。”黎老师坚持认为,该楼住户间融洽团结的氛围,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业主共同努力的结果。
近日,记者来到蓬江区天龙社区汴溪路4号看到,楼下铁门挂着醒目的铁牌:“严禁陌生人进入、张贴广告传单”。走进楼梯间,楼道整洁干净,墙壁铺着瓷砖,没有一张牛皮癣,也没有任何杂物堆砌,让人浑然不觉得,这已是一栋有13年楼龄的老楼。
这样整洁的环境是汴溪路4号全体业主共同维护的结果,而这种和谐邻里关系的建立,则与一位退休老教师——黎强紧密相关。作为一名居民代表,黎老师带头组织业主搞好楼层管理。“新式小区楼道环境也不过如此,而住户间的融洽关系,则是很多新小区都比不上的。”一名街坊发出如此感叹。
住一栋楼就是一家人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起初互不相识,但都能融洽相处。大家住在一栋楼,就是缘分,就是一家人。”当谈及该楼层住户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时,黎老师开怀地笑了。黎老师是一位执教了35年的退休教师,曾就职于市三中、十中、一职等中学,是名符其实的“老江门”。
天龙居委会主任黄秀华告诉记者,汴溪路4号的业主之间极少闹矛盾,大家交往的频率很高,邻里之间“就像兄弟一样亲近”,遇到问题大家一起协调解决,整个楼层非常团结。
楼道装修齐出力
2005年与2010年,黎老师两次发起装修楼道的建议,并挨家挨户征集意见。2005年楼道装修,每户需交1000元,有两户经济比较困难,付不起装修楼道的全部费用。
令黎老师感到欣慰的是,经过积极沟通,有半数以上住户表示,愿意分摊困难住户的装修费用,702房业主还主动表示,困难家庭能承担多少,他就包了剩余费用。经过协调,这两户家庭向其他业主借钱凑足了钱,然后分期偿还。
2010年的楼道装修,每户需分摊1500元左右的装修款。该楼502的一对夫妻由于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黎老师拨打了该业主的电话解释装修事宜,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先帮其预支款项,等业主回江门时再还钱。该楼一户2009年刚搬进来的业主也被住户间和谐的气氛感染,主动交齐了装修款。
“正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维护自己家园的共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业主之间才相处得这么好。”黎老师欣然说道。
楼层管理齐参与
除了粉刷楼道,该楼的日常管理也是有声有色。据黎老师介绍,秉着公开透明的原则,该楼层各家各户分工合作,共同管理。有的住户担任会计,有的担任出纳,有的担任监察,所有账目、文件都公开。
如集资换门锁、日常洗楼梯等小事,只要贴出通知,大家就会积极响应。遇到重大问题就召集全体业主大会,民主解决。
黎老师还制订了一份《居民守则》派发给每位业主,提示业主应遵守的日常生活准则。此外,黎老师还收集了该楼所有业主的电话,制作了通讯录,每个家庭人手一份,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联系邻居以得到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