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做社区民警长达18年,棠哥用“心”赢得群众信任

“我不怕别的,就怕群众批评”

2012-11-09 05:15:07 来源:江门日报


在大街小巷之间,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在学校的法制教育课上,听到他不知疲倦的循循教导;在困难群众的家中,看到他嘘寒问暖的笑容……他就是蓬江公安分局沙仔尾派出所社区民警棠哥。棠哥本名陈耀棠,今年39岁的他已从事社区民警工作18年,成功调解各类民事纠纷500多宗。每天与社区群众打交道,与群众熟络了,大家都热情地叫他“棠哥”。

作为社区民警,棠哥经常处理辖区居民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偶尔也抓抓小偷,与经常破大案、要案的刑警相比,他所做的似乎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工作平凡并不等于平淡,按他的话说,“如果不处理好群众反映的问题,我晚上就会睡不着”、“我不怕别的,就怕群众批评”。

棠哥这种长久扎根社区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荣誉:今年4月,江门首个以社区民警名字命名的社区警务室——“棠哥警务室”正式揭牌。

近日,记者走进白沙街道岭梅社区,探访棠哥警务室,了解棠哥的点滴故事。

1

出外走访

门口留有手机号码

11月5日上午10点,当记者来到棠哥警务室时,门是关着的,门口“棠哥警务室”的牌匾上,留下了棠哥的去向及手机号码,方便前来办事的群众联系。原来,这天上午8点半,棠哥就和几名同事到辖区聚贤苑走访业主了。

聚贤苑是白沙街道的一个开放式小区,因为进出小区有8个出入口,没有物业管理,治安情况较差。棠哥说,今年以来,沙仔尾派出所陆续收到群众来信来电反映小区治安问题,派出所与居委会协商后,建议在聚贤苑建设安全文明小区,由小区业委会管理。今年5月,聚贤苑业主开大会,同意这一建议。如今,业委会成立大会即将举行,但个别业主还未联系上,于是,民警们上门一一走访,动员他们回来投票。“所里分成几个组,我所在的组要联系10户业主,今天早上找到了3户,还剩7户。”当日上午,棠哥利用一小时挨家挨户找到了这3户业主。

2

赢得群众信任 关键是有“三心”

社区民警做的事情很琐碎,“走访群众了解治安信息,挨家挨户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走访重点管控人群。”棠哥每天都忙着串门子。

棠哥警务室挂牌后,有些以前去派出所办事的群众来找棠哥办事了。“现在比以前更忙了。”棠哥笑着说,挂牌后,知道他的群众更多了,直接找他反映问题、办事的群众也更多了。

群众找棠哥办的事没变,还是各种小事,但棠哥乐此不疲。今年9月20日下午4点多,所里接群众报案,福隆里某幼儿园发现一个马蜂窝。棠哥接到指令后,立马带领治安员赶到现场处理,协助消防员摘除了马蜂窝。至正巷12号居住着一位李婆婆,广西人,今年96岁。由于至正巷12号房屋年久失修,墙体已变形,存在安全隐患,棠哥多次探访李婆婆,劝李婆婆搬家,但老人家恋旧,不肯搬。中秋节前夕,棠哥带上月饼再次探访李婆婆,这次老人家终于被他感动了,答应中秋后搬离。

每天做的事情如此琐碎,做了这么多年的社区民警,还越做越好,靠的是什么呢?当记者问及这个问题时,棠哥认为,关键是要有“三心”:对工作热心、干事情用心、对群众真心。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棠哥说:“社区的事情大多很繁琐,要想做好,你得下去和群众聊,要帮他们。我做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处理不好,我就不舒服,也睡不好觉。”有一次,凌晨3点,他接到一个电话,一位群众说邻居家的狗叫得厉害,吵得睡不了觉。“他打电话给我,就是信任我,我就去了。”当事情处理完时,都快天亮了。

为方便群众报案、提供线索,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棠哥还建立了网上警务室,首创网上QQ报案的方式,每天还通过微博与群众沟通,深受群众好评。


作者:韩玲群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