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开局之年,江门为何提出宣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1-02-09 08:55:06 来源:南方+

  近日,江门市召开2021年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会议要求,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大力实施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开创江门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上提出实施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是为江门今后的宣传工作定下了总基调。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江门宣传工作亮点频出,迈上了新台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原有成效基础上实施宣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为江门在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加强劲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支撑。

  1

  在这次会议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分享了一则小故事:

  去年10月10日,江门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凭借大气的城市格局、四通八达的交通及优质的营商环境“霸屏”60秒。当晚,不少市民纷纷将这条消息转发到老乡群和朋友圈,直言“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江门也是一座有国际范的大都市”。

  这则小故事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己任。江门从全国393个地级市脱颖而出,登上《新闻联播》,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充分说明她正在被全国乃至全世界重新认识。

  

  不光《新闻联播》。从数据看,过去一年,江门赚足了眼球:累计在央视“露脸”50多次,同比增长超200%;《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纷纷给予头版关注;新华社客户端关于江门的报道中6条点击量超百万……省市主流媒体报道更是不计其数。

  媒体关注度持续攀升,江门凭什么?

  回顾“十三五”时期,可以说是江门综合实力跃升的五年。五年来,江门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致力“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大力实施“三战略、三带动”,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据统计,到“十三五”期末,江门GDP突破3200亿元,经济跃上新台阶,总量排位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140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5300亿元和4300亿元。

  

  “十四五”开局之年,江门发展势头更劲。1月21日召开的中共江门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明确,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江门贡献。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迈上新征程的江门,期待更高水平地谋划宣传思想工作,激浊扬清、团结鼓劲、增强信心,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宣传思想工作作支撑,弘扬正能量、唱响好声音、展示新形象,进一步讲好江门故事,擦亮江门城市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2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江门登上《新闻联播》,市民空前的热情,实质上从侧面反映出另一个问题——江门受到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准确来说,是“受到的关注度与其自身发展不相匹配”,这与江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各项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以基层宣讲为抓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新闻宣传出新出彩,“霸屏”“霸版”各级主流媒体;在全省2021年外宣工作会议上,江门作为四个地级以上市之一作经验交流;侨批文化保护走在全省前列;城市魅力持续提升……

  成绩十分突出,短板同样存在。尤其在舆论、理论、文化、文明、内宣、外宣方面,江门宣传仍然存在不足。落在实际中,江门就好比“一颗埋在沙子里的珍珠”。

  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江门素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之称,400多万侨胞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百年的人文积淀,孕育出了江门独特的文脉。正所谓“广东人文看江门”,过去数百年间,这块土地上曾诞生过儒学大师陈白沙、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等这样的大家,同时孕育出了34名院士和一大批名医、名人、名专家。放眼五邑大地,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傲然挺立,侨批(银信)文物熠熠生辉,海上丝绸之路绵延万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一座连接大湾区和粤西的交通桥头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外乡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只停留在“小鸟天堂”或梁任公的时代,甚至被网友戏称为“大湾区最没存在感的城市”。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江门拥有如此傲人的资源禀赋,偏偏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为何江门的好声音、好故事没有充分地传出去?

  这是江门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是最明显的短板。

  基于此,会议在反思中提出了三个差距:舆论理论建设还有差距,理论供给大众化需加强;文明文化发展有差距,精品力作创新创造不够、不善包装、不善推广,文明创建基础弱、常态机制尚未建立;内宣外宣发展有差距,站位不高、视野不广、统筹不强、思维不活,专业人才缺乏,未形成大宣传格局。

  三个差距十分中肯,既反映了江门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体现了在“供需”上的矛盾。即目前生产的宣传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百姓群众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深入解决“量”与“质”、“供”与“需”两对关系矛盾问题的关键。江门必须进行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撬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讲好江门故事,传播好江门声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生产与城市形象相匹配的优质宣传产品,服务城市发展,用直抵人心的好故事、好作品、好声音擦亮城市形象,持续为城市带来强大生产力。

  3

  从此次会议部署来看,江门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具体而言,就是找准宣传思想工作需求侧的真实需求,努力生产适应需求侧的各类宣传产品,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对社会生活各个场域、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全对象的全域漫浸。

  会议明确,江门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紧紧抓住宣传工作的“两论”(理论、舆论)和“两文”(文明、文化),实施“六大工程”,把宣传工作摆到大时大势中思考、谋划、推进。

  “六大工程”是江门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理论上,实施“思想传播工程”,高站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门大地落地生根、走深走实;舆论上,实施“形象亮丽工程”,高规格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的舆论氛围、唱响时代凯歌;文明方面,实施“文明提质工程”,高标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共享品质生活;文化领域,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高起点构建彰显侨乡独特文化魅力的新格局;同时,实施“安全守护工程”,高要求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实施“内建机制工程”,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并举的大宣传格局。

  

  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为宣传思想战线上的每一位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树立大江门视野。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大江门视野,突破视野局限性,避免各自为战,形成一切宣传工作为江门服务的共识。

  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构建大宣传格局。要清晰认识宣传和工作的关系,提前谋划、全程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同步推进宣传,各部门、各行各业参与,形成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发挥大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内宣外宣协同作用,积极统筹市内、市外,上级、基层媒体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传播江门好声音,持续擦亮江门城市形象。

  改革号角振奋人心,目标蓝图催人奋进。只有沉下身子,开动脑子,甩开膀子,全心全情加油干,才能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把江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支撑。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