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偏远村村民喝上“放心水”

牛江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解决鸡眼坑村饮水难题

2021-06-26 18:05:19 来源:江门日报

  “太感谢党委、政府了,盼了这么多年,我们村终于接上自来水管道了。”牛江镇鸡眼坑村村民余昌贞的喜悦之情全都写在了脸上。

  鸡眼坑村位于牛江镇最西北,是该镇的落后村之一,村里的常住人口较少,仅有3户人家10多口人。由于人口少且地处山地间,村民们只能靠打井或引流的方式解决生活用水问题。2018年12月27日,鸡眼坑村接通了自来水管道,村民们都说,用上了“放心水”,2020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村民自搭软管引山溪水

       用水难已成“心病”

  鸡眼坑村距牛江圩镇10多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近日,记者跟随牛江镇农办工作人员驾车前往鸡眼坑村,路途坑洼,很难想象还没通水泥路的地方,自来水管道却先接通了。

  来到鸡眼坑村,寥寥几户人家尽收眼底,几位外出打工回家的村民跟记者聊起了村里用水难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山上引水,村里也打了井,但水质比较差。”村民余昌贞边说,边引着记者往屋子后面的山坡上走。

  山坡不算陡峭,但湿润的天气让山坡变得湿滑,走了不到50米,记者就看到多条引流软管,再往上,就能看到设在山溪中的一个蓄水点,村民们就从这里引流取水。

  “我在屋顶装了一个蓄水池,将水引到这里,经过两天的沉淀后才敢用。此外,每个月我都会清洗一次蓄水池,厚厚的泥沙足有10公分。到了下雨天,水更加浑浊,沉淀两天都不行。”余昌贞说,由于引流的水压不够,他还在洗浴房内装了加压器。用水难一直是鸡眼坑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建设3公里管道

  村民用上自来水

  去年,牛江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镇主要领导带头,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鸡眼坑村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该村的实际情况,并广泛听取和收集当地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

  “鸡眼坑村距镇中心很远,且多山路,如果搭建自来水管道的话,成本高、难度大,所以最初我们打算在山坡上建蓄水池和过滤设施,但考虑到后续维护问题,从长远角度出发,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安装自来水管道。”牛江镇党委书记冯亮稂说。

  冯亮稂表示,虽然鸡眼坑村的居住人口少,但民生问题无小事,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投入和产出比来衡量。无论村有多偏、地有多远、资金投入有多少、施工难度有多大,牛江镇党委、政府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积极为群众解决饮水难问题。

  经与牛江西坑自来水厂沟通协调,决定从牛江镇佛咀地段接驳一条总长度为3公里的自来水管网通往鸡眼坑村,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2万元。新接入的管道前半段管径为90cm,后半段管径为63cm,可满足60户居民的用水需求。

  采访中,村民们不断向牛江镇农办人员咨询如何报装自来水,工作人员都耐心解答。

  “我们村总算可以用上自来水了,新的一年有更多盼头了。”余昌贞说。

  


作者:周晓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