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龙胜镇创新实干兴镇 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

2021-06-26 18:05:19 来源:江门日报

  龙胜镇,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汽配重地,商机无限;一方富有活力的土地,一河两岸,宜居小镇。在这里,充满着奋发向上的激情,涌动着创新突破的春潮。

  2018年,龙胜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的工作主线,以“力争上游、实干兴镇”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建设“活力龙胜”“美丽龙胜”“幸福龙胜”“高效龙胜”。

  A 党建引领发力

  打造“总有党员在身边”金字招牌

  在村居便民服务活动中,党员热情解说;在环境整治志愿活动中,党员积极参与……小到龙胜镇的一株绿化树,大至整个辖区和谐氛围的创建,党员们是参与者,也是带头人。

  龙胜镇党委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在建设“活力龙胜”“美丽龙胜”“幸福龙胜”“高效龙胜”过程中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过依托“直联”工作,使“暖心服务”成为党建工作的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维护社区稳定、参与志愿服务方面作出表率,打造“总有党员在身边”金字招牌。

  “我们通过在队伍建设、思路拓展、精细管理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让党建引领持续发力。”龙胜镇委书记梁健忠指出,通过高标准打造“龙胜镇党群之家”,推行支部轮值进驻、普通党员上讲台、党员才艺展示三大轮训机制;依托“书记项目”,狠抓镇、村两级队伍建设,坚持季度同志“晚间课堂”,采取远程教育、学历提升和专题培养等方式,提高镇、村干部的业务素质。

  此外龙胜创新党建“3+X”工作思路(“3”即将阵地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确定为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抓落实的指定动作,“X”即自选动作,根据各党组织的特点选定不同的主攻方向,同时积极引导辖区内7个基础相对较好的村、社区打造不同类型的党建亮点和特色品牌)。与此同时,龙胜镇结合党员义工资源丰富、党员参与公益活动热情高的特点,推动党员亮身份、勤互动、促服务,打造“总有党员在身边”本土特色品牌。

  梁健忠说:“值得一提的是,龙胜镇还将后备干部‘选育用’工作列入‘一镇一品’计划,着力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此外,成立“百姓宣讲团”,培育宣讲典型,将理论宣讲、发放资料、“土话”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与文艺活动、宣传活动和党员义工志愿服务活动等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面向群众,突出百姓特色,强调接地气,利用大小活动讲清大道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龙胜镇关工委主任、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百姓宣讲团”成员苏志扬表示。在宣讲活动中,苏志扬坚持用龙胜话讲课,他说,年长的群众也能听得懂,领会起来就不难了,道理懂了,实践起来就不会迷茫。

  梁健忠介绍,“百姓宣讲团”的宣讲内容很有针对性,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可落实。龙胜镇让老校长登上宣讲舞台,活用“快闪”、“借台唱戏”等形式,是有效开展基层理论宣讲的好途径,得到群众的情感认同,及时将党的政策有效地与百姓心灵形成共振。“这样的宣讲舞台,才能真正成为社情民意双向互动的平台,成为党心和民心互通互联的桥梁。”他说。

  目前,龙胜镇通过拓宽党建平台,发挥乡情作用,已完成由党员干部牵头的黄村旧李桥、官渡智能路灯、桥新村面及路灯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收获了群众的点赞。

  B  经济提质增效

  加快发展 创造“龙胜速度”

  2018年,龙胜镇紧抓实体经济牛鼻子不放松,全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实现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财税收入增幅提高。

  龙胜镇经济的蒸蒸日上,离不开一条工作主线——招商引资。

  龙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晓华指出,“龙胜镇在大企业数量少、土地资源稀缺及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强力招商,借力发展是实现龙胜加快崛起、后发赶超的必经之路。立足这一现实,我们坚持存量增量‘两手抓’,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

  为此,龙胜镇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商会招商、以商引商、以情聚商,力争重大项目、特色项目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悉,龙胜镇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好闲置土地,2018年以宏利工业有限公司闲置的一万平方米面积厂房,引进投资3600万元的华发金属包装有限公司钢桶生产项目。同时,还抢抓“营改增”后建筑工程企业亟需解决劳务用工难题的时机,该镇主动对接目标企业,顺利引进江门开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落地龙胜,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另外,还打造新特色产业,积极引导镇区特种行业龙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我们着力提速重点项目建设,例如推动汽配创业创新基地入园企业上马建设,其中主动对接协调企业由报建到出施工许可证,仅用四个月时间,创造了‘龙胜速度’。”谭晓华表示,坚持异地和本地项目“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重点促进汽配、橡胶脚轮、拉链等行业提速增量、提质增效。镇内达貹五金橡塑制品厂、汇龙五金橡塑购销部办理“个转企”手续,主动谋划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切实做好异地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

  目前,龙胜镇汽配创业创新基地项目已完成投资额3255万元;广东炜联长城金属有限公司完成投资额2023万元。

  C 人居环境改善

  圩镇“颜值”提升 群众幸福感增强

  龙胜镇提出要打造“美丽龙胜、幸福龙胜”,目标是率先实现由局部美向全域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的提升蜕变。

  环境就是基础,龙胜镇以创建省卫生镇为契机,再度掀起环境大清扫和环境大整治的新高潮,营造干净、整洁、有序、优美的人居环境。目前,该镇已成功创建2条广东省卫生村和24条江门市卫生村。如今,龙胜镇的城镇面貌变美了,交通秩序变好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了,老百姓都竖起了大拇指。

  “在创卫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创卫惠民生促和谐,全方位美化、亮化、净化群众生活环境;以小钱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改善人居环境;以群众力量促创卫促发展等原则,使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谭晓华说。

  龙胜镇的城镇面貌变美,离不开一系列有力举措。该镇通过创新“分区管理、一包到底”工作机制,将全镇环境整治任务细分为“三纵三横三路三桥”,每个区域、每条河、每条路、每条桥、每条村都有干部包片、包负责、包落实,每天都有干部巡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

  2018年,龙胜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交通标线标识、全面修补破损道路、重点区域明渠改暗渠、河道治理清淤、改造龙胜河两岸长堤、改造升级镇区公厕等,大大改善了环境卫生;引导龙胜市场承包经营者投入200多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高标准的升级改造。更值得一提的是,龙胜镇定期开展违建乱搭建整治大行动,镇容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龙胜镇在2018年更是大力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农村环境整治。据统计,全镇98条自然村已全面完成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D  乡村振兴落地

  建设美丽新农村

  打造“龙胜样板”

  流水潺潺、花香四溢,内修人文、外修环境,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户户农家小院清新美丽,东原古庙、华祖祠、华祖中学让人随时感受文化的熏陶……走进桥新村桥新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当地内外兼修,勾勒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图,打造了振兴乡村、美化环境、改善民生的“龙胜样板”。

  桥新里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和乡贤的榜样力量,通过支部牵头、乡贤参与捐资,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该村村道已实现硬底化,篮球场、桥新公园、桥新礼堂、“党群之家”、老人活动中心和祠堂等基础设施完善。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义务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解决“脏乱差”问题,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桥新里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目前,桥新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利用近100亩农田及鱼塘,着手培育紫云英、向日葵、油菜花和睡莲等观光绿植,结合平坦开阔的村前地貌,致力打造开平北部“最美夕阳”景观,展示宜居宜游的新农村风貌。

  “美丽乡村”美在环境,更美在意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桥新里致力于乡村精神文明和乡贤文化建设,村中专门设置《桥新乡贤录》,鼓励后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逐浪潮头;修建东原古庙、华祖祠、华祖中学等,通过举行祭祖活动,团结族人,加强联系,凝聚乡情,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真君诞”,海内外张桥宗亲回乡,现场热闹非凡;积极筹集张氏宗亲助学金,勉励广大青年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家乡。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桥新里在“真君诞”期间,筹集资金邀请著名粤剧团、“飘色”表演团、醒狮队、本地百姓健康舞舞蹈队等到村里表演,丰富民俗表演形式,形成艺术韵味独特、文化内涵深厚的盛会。该村乡贤通过奖教奖学、敬老爱老、慈善公益等方式,回馈家乡,树立榜样,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得到传承,并提供动力源泉。

  如此一来,桥新里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提升村民道德文化素养,村风民风焕然一新。为实现乡村由“面子”到“里子”的全面美化,该村将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移风易俗等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也极大地扩展了美丽乡村的外延。

  2018年,桥新里被列入省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创建单位名单;桥新里村民小组党支部被江门市委组织部列入江门市村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龙胜镇将推进镇、村、组三级联动,完善当地康乐文体设施和支部议事大厅等建设,巩固基层党建、文化阵地,实现村各项事业发展提档升级,让广大村民切身享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实惠。

  


作者:敖转优 薛淑仪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