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事关青年成长发展!江门又一重要规划发布!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2020-09-29 15:34:01 来源:江门市委宣传部

事关青年成长发展!江门又一重要规划发布!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文明江门 2020-09-29

图片

  江门的青年朋友注意!近日,《江门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正式发布!

  《规划》全文聚焦当前江门市青年成长发展迫切需求和关注的核心问题,涵盖了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就业与创新创业、文化、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青年权益维护与预防犯罪、青年社会保障等八大领域,提出29项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利益,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服务青年紧迫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具体举措。

  青年就业创业将得到哪些支持?青年权益如何维护?青年教育服务将有哪些提升?你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这里啦!

图片

  《规划》起草期间,团市委面向广大青年开展需求调研、政策建议调研,发放调查问卷7567份、网络留言2000余条。《规划》的出台,是我市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市在青年工作领域从理念到实践的一次深化与创新。

  快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规划》是江门市立足市级层面对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的完整体现与生动实践,是对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构建过程中从中央到省级再到市级的贯彻落实与积极行动,是当前市级青年规划的典型样本,具有鲜明特征。

图片

周华东 摄

   当前市级青年规划的典型样本

  01

  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规划》以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根本遵循,结合江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江门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侨乡特色,成功地形成了具有鲜明江门特色的市级青年发展政策。

  02

  实现了规划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规划》既对2025年江门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等提出了中长期目标,又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等八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03

  实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规划》既有效借鉴吸收中央规划、省级规划和一些试点区县规划的成功经验,又继承弘扬江门历年来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成功经验、知名的工作品牌和项目措施,比如思政教育“江门样本”“最美五邑少年”的群众性推荐活动、依托五邑大学建立“江门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等,必将全面助力江门青年成为堪当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林楠:总的来看,《规划》立足江门定位和青年工作基础,既贯彻了中央和省的精神,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充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本地框架“血肉”。

图片

  充实中长期青

  充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本地框架“血肉”

  01

  体现文化特色。《规划》立足江门侨乡文化汇通古今、兼容中西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充分深入挖掘江门特有文化资源,在深化粤港澳三地青年文化认同、培树家国情怀方面提出了大量丰富的办法措施。

  02

  注重系统统筹。《规划》强调青年政策的整体布局,注重载体建设和机制建设的并行推进。如在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拓展江港澳三地多领域青年合作方面,特别注重服务阵地、项目载体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协同落细。这在“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青年就业与创新创业”两部分内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是其中一大亮点。

  03

  突出举措落细。江门对标落实中央和省规划相关政策表述,系统回应广大青年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强、目标清晰的举措。如围绕当下青年群体普遍关注度较高的求学、就业、创业等发展需求,对反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水平的关键指标都进行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设定,并提出“落实公租房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青年职工纳入保障范围”等更具化的举措。

  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绯凤: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规划》具有极其鲜明的特性。

图片

  依托地方特色落实规划

  01

  地域性。《规划》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强调要深化“侨乡榜样青年”“最美五邑少年”等群众性推荐活动,既贯彻了国家和省关于青年工作的精神,又能依托地方特色落实规划。

  02

  文化性。比如,打造成一批具有侨乡特色的红色研学旅游精品线路;要加强陈白沙、梁启超文化思想研究,深入挖掘江门特有的华侨文化、非遗文化、名人文化资源等,创作生产一批展现新时代侨乡青年向上向善精神面貌的文化精品等。

  03

  系统性。《规划》将散落在各个党政部门、群团社会组织的青年工作统筹起来,协同推动青年发展工作;内容则聚焦当前江门市青年成长发展的核心问题,系统涵盖八大领域,在内容、形式、组织等方面都体现出严密的系统性。

  04

  具体性。如: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培养不少于3000人;到2022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力争到2025年实现注册青年志愿者总数超过25万人,人年均志愿服务时数不低于10小时等。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人事处处长宋旭民:《规划》牢牢把握了“两个大局”,并结合江门实际与优势。具体而言,表现出三大亮点。

  为青年工作发展提供江门经验

  01

  以“三全”助力青年成长。规划的发展领域分为思想道德、教育、健康等八大方面,为广大青年提供从成长到成才的全过程关注、从思想、健康到文化的全方位关心、从权利到权益的全链条关切。

  02

  以“两个紧扣”助力侨乡发展。首先是紧扣侨乡人缘地缘优势,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如深化“湾区技谷”品牌建设,建立“江门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就具有实效性与前瞻性。其次是紧抓侨乡文化特色,将其融汇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以之为养分滋养侨乡青年成长成才。如结合本地特色非遗项目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鼓励深挖本地文化创作时代作品,具有很强的引领性与指导性。

  03

  以“三有”促进规划落地落实。首先是有力,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各施其责;其次是有度,结合现有资源、现有工作,进行创造性转化,促进青年工作开展;再次是有新意,能结合青年工作中的难点、痛点,提出有江门特色的推进措施,为青年工作发展提供江门经验。

作者:江门日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