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新闻报道

民心为向 民生为上

开平市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综述

2021-06-30 12:09:16 来源:江门日报

翠山湖体育公园是开平市首个体育公园,总面积达130亩,位于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核心地带,环境优美。


  9月30日,金山公园、翠山湖体育公园同时向市民免费开放。这是开平市委、市政府信守承诺的硕果。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开平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开平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公开承诺做好十项民生实事,金山公园景观改造工程和翠山湖体育公园建设,就是其中两件重要民生实事。

  第二天清晨,伴着金秋的凉意,一些市民便迫不及待地通过新建的“握手”天桥,从人民公园直接跨入金山公园“试新”,穿过林荫步梯、湖边栈道,徜徉于修葺一新的松涛亭、流云台、月光曲、开萃塔等景观之间,不时发出惊喜的赞叹。连一些原在人民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以及太极爱好者,也把阵地搬到了金山公园绿树婆娑的主入口广场上。在同一时刻,正在享受国庆假期的企业员工,在新“开张”的翠山湖体育公园,或漫步于曲径小道,或挥汗于绿茵场上。

  这是开平市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开平市委、市政府就公开向市民承诺,每年办好十项民生实事,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五年多来,每年承诺的民生实事均得到了顺利实施,并通过党代会和“两会”等方式,将实施结果向市民进行了通报。例如,2013年和2014年,开平市财政投入民生支出分别达到18.9亿元和20亿元,均占到当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左右,共推进20项48件民生实事落实,兑现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承诺。

  建设文化城市

  全民“创文”。从2013年起,开平市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实施“三大计划”,开展“八项行动”,形成“文明城市、携手共创”的浓厚氛围。2015年初,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随后,结合迎接广东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全面推进“创文再出发”,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在此过程中,一大批文体文化教育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谭逢敬艺术院(2012年)、碉楼文化旅游展示区(2013年)、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2014年)、市青少年宫(2015年),成为广大青少年和市民群众文化学习和艺术交流的新平台。目前,在建的公共文体设施还有开平市全民健身体育广场、博物馆、水口珠影文体广场等。镇级全民健身文化广场和综合文化站预计今年年底实现或基本实现全覆盖,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进一步丰富。2014年,开平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力“创现”。继2010年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后,2014年,开平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通过“国检”,2015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开平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设。2014年以来,港口中学教学楼、教伦中学宿舍楼、开侨中学饭堂和宿舍大楼、世界谭氏中学体育馆和教学综合楼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澄江小学、宝源小学、梁金山小学的扩建工程和水口小学的新建工作正加紧推进,有效保障全市的学位供给。另一方面,加大“软件”建设。重点是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教育优先、育人为本、依法治教,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办学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强师工程”,配强城乡薄弱学校师资。落实农村小学生交通费补助、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等。2014年筹集资金1300多万元,设立“开平市奖教金”,用于奖教助学。

  建设公园城市

  实施“绿色围城工程”。除了上述的金山公园和翠山湖体育公园,人民公园、长沙公园、新昌公园、祥龙公园和港口公园先后改造完成。与此同时,新建和改造了开华路街心小游园、松园小游园、光明东路小游园、侨园计生站小游园等社区公园。完成宝堤东路、沿江西路长堤改造配套绿化建设。开阳高速开平段四个出口成为别具特色的节点景观公园。325国道市区段、开平大道等主干道做到绿随路建、有路皆绿。东兴大道、三江大道等市区道路打造成为立体绿化示范街(路)。

  实施“乡村美化工程”。圆满完成2009-2013年“万村绿”大行动工作任务,共建设示范村118条,面积166.67公顷。2014年,建成百合镇和塘口镇等2个生态园林示范镇,2014-2015年新建生态美丽村庄86条,其中示范村18条,其他生态村68条。目前,正在根据江门市的统一部署,突出开平元素,全力推进珠三角最宜居滨江森林城市建设,让全市人民共享天蓝水清的生态美景。

  实施“城市亮灯工程”。三年来,共投入354万元,先后完成苍江桥、幕沙桥、世纪之舟及周边、中心医院住院楼、潭江桥、幕桥西路长堤、梁金山公园开萃塔、人民公园、体育馆、开平大桥的灯光亮化工程。下一步,计划对新改造的沿江东、沿江西和宝堤东长堤继续实施灯光亮化工程,倾心打造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城市夜景。

  建设便捷城市

  交通便捷。启动新一轮“交通大会战”。一是抓好“一环一线一堤”(即环城公路、国道325开平市区改线工程和潭江下游主干堤整治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环城公路建设,该项目全长近28公里,计划总投资30亿元,全部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计实施。其中,南环段率先在2012年12月动工,目前桥梁标完成工程量的85%,路面标完成工程量的50%。东环段、西环段两座特大桥及路基桥涵已全面开工。二是主动做好“台开同城”的文章,加快台开快速路规划建设,形成30分钟城际生活圈,促进台开两地协同发展。三是积极配合上级推动“三高一铁”(江罗高速、中开高速、鹤开高速和深茂铁路开平段)等大型跨境项目全线动工,构建与珠三角核心区相连接的交通网络,努力实现镇镇通高速的目标。同时实施的还有投资3.15亿元,总长70.16公里的国道325线、高铜线、稔广线等较大规模的省、地养公路扩改建项目,打通城市交通大动脉,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服务便捷。一是实现行政审批大提速。在江门地区率先实施“三单”管理方式,率先设立并联审批(督办)窗口。全面启动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并联审批和联合验收、项目代办服务。串联审批项目实现法定时限提速4倍;并联审批和联合验收项目提速10—15倍。二是实现村级公共服务站全覆盖。作为全省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试点市(县)之一,全面建成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和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并实现村级公共服务站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其中,赤坎镇率先在全省开通了村级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免费WiFi,将从线下公共服务事项延伸到线上,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事项。三是实现政务微博微信全覆盖。至目前为止,62个市直部门和283个镇村单位基本开通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介扩大开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宣传影响,并助推电子商务发展。

  旅游便捷。一是履行台开恩旅游联盟“盟主”重任,科学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海岛—碉楼—温泉”特色黄金线路,逐步实现台开恩旅游“发展平台、规划布局、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行业管理、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二是全面建设总长220公里的6条潮人径(包括塘口碉楼潮人径、赤坎古镇潮人径、龙山水库潮人径、大沙天露山潮人径、大沙河水库潮人径、赤水温泉潮人径),将其设计为串联碉楼村落、古镇、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的黄金慢行步道网,为广大旅游人士提供具有侨乡特色的观光休闲步道。其中,塘口碉楼潮人径(约37公里)已于今年国庆节前竣工投入使用。

  建设保障城市

  老有所养。开平市把让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服务、安度晚年作为落实“大民政”工程的首要原则。相继出台《开平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开平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和《开平市农村幸福院建设标准》。现已建成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和老年人康复服务中心,以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家、农村幸福院49家。

  弱有所帮。城镇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420元,增幅为17%和40%。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2013年和2014年,共投入5270万元帮扶贫困村新上项目512个。今年是开展“精准扶贫”的第一年,将对重点帮扶对象255户共693人实施“一户一策”,确保其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病有所医。逐年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完善市区就医条件,既方便城乡居民就医,又增强了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马冈、塘口卫生院相继投入使用;三埠余铨针医院综合大楼、赤水卫生院新门诊大楼也即将完成;开平市中医院新院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进行设计,计划建设成一所配备450张床位、日门诊量为2000人次的新型现代化中医院。全市医疗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城乡医保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8%。

  住有所居。全力推进保障型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建设和住房补贴发放工作。2013年,建成保障性住房291套;2014年,建成保障性住房200套。2015年,计划投入1500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让城镇困难群众圆上安居梦。

  难有所解。为解决“饮水难”、“行路难”、“水浸街”等群众关注热点,开平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逐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农村改水工程,完成沙塘镇改水、南楼水厂至城区供水复线、开平大道供水等工程建设,有效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完成了125公里农村河道渠道清淤清障,以及落实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有效治理新昌康乐街及长沙幸福片区等地的内涝问题。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对潭江流域,以及大沙河水库、镇海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开展综合治理,完成城区污水处理管网迳头、祥龙、幸福等片区工程。2014年大沙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对大沙河上游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对改善全市人民饮用水源质量问题意义重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