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莹雪:刘耿润是一名默默奋斗在揭东农业农村战线上的中共党员,多年来他一直与深爱的土地和农民群众打交道。对他来说,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风景线,农民的笑脸是最好看的表情,而泥土的味道是最芬芳的香味。他把青春年华播撒进揭东大地,坚守着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
[揭东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 江才标:(刘耿润)他主要是负责农村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这方面的工作政策性、法律性、业务性都很强,要经常深入农户、龙头企业还有田间地头,他不辞辛苦,这方面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区委农办、扶贫办专职副主任 刘耿润:从我工作以来,十几年来我觉得最难开展的工作,就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莫属。因为这个事情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揭东区是作为国家级的试点单位,没有任何借鉴资料还有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一开始在推动这些工作的时候非常困难,镇里还有村里的阻力都非常大。 但是通过把党的领导坚持在整个事情的始末,并与尊重农民群众主体意愿进行有机地结合,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特别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始终把党领导放在首位,这样一来对以后的中心工作推动更为有利。并尊重本村的村规民俗,采取相对稳定的静态资产量化的模式,打破了固有的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中的亮点还被省委农办在《破二元、补短板、强弱项,广东农村改革100例》所收录,供其他兄弟单位参考。]
[现场报道(莹雪):埔田镇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埔田竹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何让埔田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刘耿润负责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关注竹笋的生产、加工和研发,更放开眼光,把示范、服务、旅游等功能的空间分布也一并统筹起来,多元协调发展,为这个产业注入更多的内涵和魅力。]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区委农办、扶贫办专职副主任 刘耿润:乡村振兴主要在于产业的兴旺,乡村振兴的重难点在产业兴旺可持续发展,这个主要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来发展壮大经济,就拿我负责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来说,省政府直接拿出5千万元作为扶持,这个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园区的总投资额达到2亿多人民币,(我们)园区主要是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设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这样的要求进行统筹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还有旅游等功能进行空间的布局,来推动整个揭东竹笋产业的转型,树品牌创效益。特别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对产业发展模式的精准把脉,提炼出了1+4+1这种发展新模式,1是指省级产业园,4是指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还有基地。再者就是竹笋协会。2019年出口额达到11.67亿人民币。高质量地推动了竹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的增收创收,竹笋加工业的做大做强,让麻竹笋加工业走出国门。]
[记者 莹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许多农业产业都受到了影响,竹笋产业就是其中之一,那刘耿润如何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平台来帮助农户和竹笋企业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降低他们的损失呢?]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区委农办、扶贫办专职副主任 刘耿润: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非常的严重,尤其是对农产品出口的企业而言,但是在省级农业产业园科技的引领作用下,(我们)借助数字农业平台,着力构建了1+3+n这种智慧农业平台这种新模式,推动了互联网还有大数据等与农业企业进行深入的融合应用,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智慧农业平台对竹类产品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帮助各家龙头企业提前布局好生产,在加工、库存和销售方面做了方向性的调整,减少了疫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还有影响,第二是产业园通过智慧平台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让笋企、合作社、农户进行触电销售,从而带动农户的增收创收,减少他们的损失。]
[揭东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 江才标:刘耿润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够严格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跟这位同志也同事了好几年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也没有什么怨言,他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
[记者手记:把青春年华播撒进揭东大地,跟泥土打交道久了,刘耿润的性子也变得像土地一样质朴无华、踏实沉稳,但一说到揭东农业时,他却又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平凡的田间地头耕耘不平凡的农业理想,他,是一名不平凡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