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揭阳库 > 新闻报道

烈士英魂耀水乡

探访杨石魂故居

2021-06-03 15:27:07 来源:揭阳日报社



202133094313492[1].jpg


202133094331570[1].jpg

共青团揭阳市委组织青年代表到杨石魂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林碧鸿 摄


近年来,顺应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全市各地因地制宜,深度挖掘、科学整合自身特有资源,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为本地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普宁市大力打造的南溪水乡,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水乡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经过科学规划、精心打造,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闲胜地,成为“揭阳游”精品线路以及市民“本地游”必到的打卡“网红地”。

但凡前往体验南溪水乡美景者,大多都不会错过这里的一个红色景点——杨石魂故居。与所有著名历史人物故居命名一样,杨石魂故居,正是以杨石魂烈士的名字命名的。

杨石魂,原名秉强,字昌义,1902年9月11日出生于普宁县南溪镇钟堂村一个中医师家庭。杨石魂聪慧好学、思想进步,从学生时期开始就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并组织领导潮汕地区学生群体开展爱国斗争和革命活动。1924年,杨石魂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几年间,他受党组织指派,在粤东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活动,成为潮汕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人。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经过潮汕地区,杨石魂率汕头农军策应起义部队,释放被关押的革命同志,并亲自护送起义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安全转移到香港,对保护当时党的核心领导力量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早期党的革命历史中,为潮汕人民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8年起,杨石魂先后在广东、上海党的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于1929年受命于中共中央负责人,赴武汉重建湖北省委。因斗争环境十分险恶,杨石魂到武汉才两个多月,就于5月初在省委办公处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后壮烈牺牲,时年仅27岁。

有一句老话,叫天妒英才。这位才华横溢、有智有勇、忠义双全的革命先辈,如同流星一样,在27岁之时,就走完了自己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如今,他的英名伟业,仍令每一名到杨石魂故居瞻仰者敬佩不已。

杨石魂故居称“武略第”,位于普宁市南溪镇钟堂村一条秀美的小溪旁,这是一座白墙黑瓦的传统潮汕民居,建筑年代为清朝光绪年间,虽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但仍保存完好。连年来,地方各级党政着力加大对杨石魂故居的保护修复力度,进行了全面修缮、布设了烈士生平展览,并全力整治周边环境,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景点。如今,杨石魂故居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市、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阳市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杨石魂故居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足见其家族在当地曾经多么显赫。然而,就是这样的大户人家走出来的青年才俊,却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矢志不渝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直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杨石魂不仅自己舍身投入革命事业,还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家人,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杨石魂另外两位兄弟也先后为革命献身。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指示中央人民政府内外部给杨石魂的父亲杨汉三来信勉励,高度赞誉杨老“三子均为革命牺牲,实属无上光荣”。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都曾在《永远的丰碑》栏目中,以《坚贞不屈中华魂——杨石魂》为题,宣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石魂烈士的光辉革命事迹。

如今,杨石魂烈士牺牲已90余年,他的身影早已远去,但是他的光辉革命事迹,却永远烙印在中国革命史上,闪耀着不熄的光芒。探访杨石魂故居,给予人们感受最深的,不是这里秀美的水乡风光,也不是特色鲜明的潮汕古建筑,而是革命先烈那血与火的斗争故事,是那无比忠贞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为追寻光明不惜舍生取义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这种感受,无比震撼。

这种精神的力量,为烈士家乡柔美的水乡气质,增添了几许坚毅刚烈的色彩。


作者:张夏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