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揭阳库 > 新闻报道

揭阳:改善民生发展提效 妥妥的保障安全感

2019-09-17 10:07:37 来源:揭阳日报社

2019917101412594[1].jpg

培训技能促就业。


“教育”和“就业”是新时代民生领域两大关键词,维系着千家万户关注的目光。回望揭阳的发展历程,“兴教育”“稳就业”历来是揭阳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侧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民生发展不断提效,人民群众的“求学路”“就业路”一一打通,“民生之基”“财富之源”不断充实,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真正落到了实处。

 教育: “第一民生”绽芳华

走进揭阳一中校史展览馆,仿佛走在悠长的时光隧道,时间为经,人事为纬,从“榕江书院”到“揭阳第一中学”,从占地不足29亩到165.3亩,这所奋发于新中国的诞生,腾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百年名校,在2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见证了祖国的腾飞和揭阳教育事业的巨变。

教育乃民生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揭阳市紧紧围绕提质量促公平这条主旋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增加财政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加速推进教育事业提高,教育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2016年12月14日,经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组审核验收,揭阳市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2017年2月,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号角嘹亮吹响;——2018年,揭阳市教育经费投入达96.9亿元,落实义务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103074万元;实现“市-县(市、区)-学校(教学点)”教育宽带接入率达100%,全市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总教室比例90%;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市共有36000多名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领取生活补助;更多名师走进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优质的课程通过互联网传入偏远地区……

数字的背后是教育发展的生动变化。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到每一所学校走一圈,都会让人心情舒畅。亮堂的教室、标准的运动场、语音室、图书室、电教室等教学功能辅助室一应俱全,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伴着琅琅书声和清新书香,充满生机。

从曾经的“黑房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到今天的“最美地方是学校”。“创强”“创先”深入推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改善教育硬件,更在于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质量的真正崛起。如今,全市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逐步扩大,教育公平日益彰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不少学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教育资源条件及生源情况,积极进行创新课型的探索,让教学充满活力,孩子们在快乐中尽享“教育大餐”。

就业:“最大民生”结硕果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持续过上好日子的重要保证。在民生这幅画卷上,让每个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在阿联酋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揭阳市学子张志斌、陈智民、方悦芝、陈启佳等4人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夺得了1金3银的优异成绩。这是继揭籍学子张志坤(张志斌胞兄)、林春泷、方汉宏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勇夺2金1铜之后,揭阳市在最高层级的世界技能大赛上再次喜获佳绩。

2018年,一项名为“潮菜师傅”培育工程的技能培训大赛在全市开启,计划用4年的时间拉动就业2.4万人以上。这一年,443名对潮菜技艺有传承意愿的乡村劳动者通过学习,提升了技能,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多憧憬。

近年来,揭阳市从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样的就业渠道、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到更充分更有质量的就业创业,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给广大劳动者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随着“潮菜师傅”培育工程、“十万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校企合作”、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计划,创建“扶贫车间”或“扶贫工作坊”等一系列就业计划的全面铺开,使一批劳动者得到安置,技能水平获得提升。同时,就业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全市分类施策促进特定群体就业,积极帮扶困难企业职工稳岗转岗,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去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263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116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2040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8.78%、111.63%和136%;组织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26878人,落实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4240人次,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的134.39%和141.33%;筹集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5108.26万元,使用支出4252.83万元,惠及21295人次,广大人民大众通过勤奋劳动,创造并分享了发展成果。


作者:张晓驯 洪炯珊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