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文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讯员 摄
“作为援疆老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广东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这里,为新疆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刘水文是揭西县霖田高级中学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2020年初,他带着组织的嘱托,远离家乡和亲人,不远万里来到边疆,为新疆图木舒克市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万里之外的边疆,有他教书育人的身影,三尺讲台之上,有他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怀揣着对边疆教育的情怀,刘水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促进当地教育发展和民族交流团结,挥洒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中
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的刘水文,一直默默扎根揭西山区,俯首躬耕,教书育人。当他看到援疆支教动员通知时,不禁动心:如果能够援疆,那就可以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为党和国家的援疆维稳及文化润疆作出自己的贡献。
援疆支教,最大的力量源泉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当刘水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妻子不舍却坚定地说:“能为党和国家多做点事,我支持,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老人和孩子。”70多岁的老母亲说:“这是光荣的事情!”高二的儿子说:“你去了新疆,我会更加刻苦认真学习。”刘水文所在的揭西县霖田高级中学校长更是十分支持,他说,你若能援疆支教,不仅是你的光荣,也是学校的光荣。有家人的支持,有学校作坚强后盾,他毅然决然地报了名,提交了申请。经过层层选拔和推荐,刘水文终于如愿成为了第二批全国万名援疆支教教师中的一员。
历经万里征途,去年4月,刘水文跟随支教团到达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在53团中学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征程。这里的天空总是灰蒙蒙,干燥空气里满是尘土,昼夜温差大;这里的饮食辣、骚、咸,夹生饭让人难以下口;工作的管理制度和作风与南方学校差异较大……这一切,都需要支教老师们去面对、去适应。作为支教团揭阳教师队伍里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师,刘水文十分淡定地说:“我们无法改变这里的一起,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于是,他迅速调整身体状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科学适应。很快,他适应了边疆的生活,适应了当地的管理,全身心地投入支教工作当中。
为新疆教育奉献力量
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3团中学,面对着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的民族学生,刘水文不断思考: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发现,这里的学生热情开朗、表现力强,但普遍懒动脑、懒动手。于是他自掏腰包,买来笔记本,发给同学们人手一本作为课堂练习本,课堂上督促他们动笔记笔记、做练习。每次考试后,他会给排名靠前或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给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鼓励、打气。逐渐地,学生们脑动起来了,手也勤快起来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慢慢形成,他所带的班级数学平均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刘水文为当地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理念、思想与智慧。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中,他主动指导并示范如何备好一节课、课堂上如何把握时间和重点难点、如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等等。经过努力,他负责指导的青年教师李永堂、丁秋月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同科组的其他青年教师,他也主动耐心地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成长。上示范课、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参与送教下乡……刘水文践行着援疆的使命和担当,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贡献自己的力量。
积极促进民族融合团结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刘水文不忘适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不忘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工作之余,热爱运动的他还积极地融入当地生活,主动与当地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他参加2020年“庆端午,乐长跑”活动,与当地人民在比赛中相互鼓劲,携手坚持完成10公里长跑;他参与图木舒克国庆七天乐全民K歌大赛,与当地群众同台竞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气氛融洽和谐。
时光飞逝,1年半的援疆之行已经接近尾声。刘水文依旧坚守岗位,与支教团教师们齐心协力,一起为提高受援学校教育水平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融入援疆工作的点滴中,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广东教师的风采,用执着和坚守诠释人民教师的本色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