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春用爱心点亮山区孩子的人生梦想。林洁松 摄
普宁市大坪农场梅星小学坐落在普宁西南部,距离流沙市区50多公里。小学教师何雪春扎根于此19年,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当好山区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山区学生的人生梦想,用青春守护着山区教育的希望,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扎根山区,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生长于此,奉献于此。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坪山区人,何雪春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山区教师,为改变家乡教育落后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回到大坪,来到梅星小学,开启了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耕耘之路。
山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落后,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面对这一境况,何雪春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能力,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课堂,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去教数学,让孩子们喜欢上“何老师的数学课”。同时,为了带动数学科组的整体水平,她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听评课、上示范课等教学教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新老教师一对一帮扶,真正做到“带好一支教师队伍”。
“何雪春老师专业能力过硬,工作责任心强,在学校她扛起了数学学科的教学教研大梁,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出谋献策、尽心尽力。”该校校长邓锦荣言辞里满是对何雪春的赞赏和肯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何雪春19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学生们的优异成绩,换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的工作也得到同事、家长的认可,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农场组织的素质测评中总是名列前茅。她自己也获得了“普宁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普宁市优秀青年教师”广
“普宁市小学优质课教学竞赛三等奖” 等荣誉。
立德树人,用爱心引领山区孩子成长成才
在何雪春的班级教室里,一颗茁壮成长的“许愿树”上贴着密密麻麻的便利贴。那是同学们书写愿望、表达内心想法、宣泄情绪的地方,那更是老师与同学们互相了解、交流的平台。而这只是何雪春建设班级文化、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侧面。她通过每月一个主题的班级活动,例如“加油吧孩子”“感恩父母”“我与自己比”等,以班会课、黑板报等形式,引领孩子们积极阳光成长。
“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孩子心里。”长期担任班主任的她,总是用爱唤醒学生的美好,激励他们扬帆前进。一个眼神的对视,是她对学生的鼓励;一次温柔的摸摸头,是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在留守儿童超过一半的山区学校,何雪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用细心觉察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及时纠正、教育、培养,让他们健康温暖前行。
班里的钟同学原本是个上进的好学生,疫情期间由于在家上网课、父母又疏于监管,他渐渐沉迷于玩游戏,直至最后不肯到校上课。为了帮助他戒掉网瘾,何雪春多次上门家访,终于把钟同学劝回学校,她从细节上关注他,从行动上关心他,帮助他重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像这样,与学生真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何雪春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里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
山区教师的守望正是山里孩子们的希望。何雪春由衷地说:“我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与学校所有老师一起,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眼神,用爱心和汗水浇灌学生成长,用更加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