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工作队鼓励寨洋村有种植技术的贫困户承包土地种植李树增加收入。林洁松 摄
走进普宁市里湖镇寨洋村,只见平坦的村道将田野与民宅分成两半,一边是错落有致的民房,一边是农田和成片的李树,虽然过了采摘的季节,但连日来的雨水使得李树显得更加苍翠,一片生机勃勃。近年来,在对口帮扶单位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的帮助下,寨洋村重视兴学育才,发展绿色产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约1260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底化、雨污分流、集中供水、文化活动中心等6个项目建设,使该村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寨洋村是纯农业村庄,村民收入来源单一,2016年定为省定贫困村,由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对口帮扶。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迅速组织调研,制定了扶贫方案。工作队认为,扶贫必须先助学,只有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掌握文化知识,才有望实现真正脱贫。通过摸查,工作队掌握到村里有18户贫困户共31人符合助学条件,其中涉及义务教育21人、高中和中专9人、大专1人。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了补助方案: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大专以上的每人每年补助7000元,分两次直接汇款进入贫困户的个人账户。去年考上大学的余伟群,由于父亲长期卧病,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打工的哥哥。他告诉记者,由于家庭经济负担重,如果没有助学金,他可能读不了大学。余伟群就读的是数字媒体专业,他表示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今后也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该村的黄志南是高三学生,今年刚参加完高考,他表示有了助学金,再也不用担心没有钱读书了。
位于寨洋村的石牌小学原来的操场跑道是煤渣铺成的,孩子们上体育课跑步时鞋子每次都被弄得脏兮兮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马上拨出资金18.6万元为石牌小学建设了崭新的塑胶跑道。因为资金问题,该村的三方小学多年没有建设学校大门,驻村扶贫工作队拨出11.2万元为三方小学建设了学校大门。工作队队长黄柱洪对记者说:“脱贫攻坚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只有让贫困户的孩子都能够上学,才有希望从根本上脱贫。”
为了让寨洋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方联系就业岗位,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推荐该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在普宁市内就业38人、市外就业19人,其中包括东莞提供就业6人;鼓励9户有种植技术的贫困户承包土地种植李树,并签订收购协议,使贫困户李子收成后不会产生滞销,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了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达到彻底的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牵线搭桥,通过扶贫采购,把该村的农产品如地瓜、大米、蔬菜、鸡蛋等销售出去,大大带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