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揭阳库 > 新闻报道

揭阳: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2017-10-07 10:44:03 来源:揭阳日报社

201710792116733[1].jpg

揭西金和镇金溪村产业扶贫项目麻叶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林洁松 摄


今年62岁的杨少鹏是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人,这两年广东省交通集团的帮扶,改变了其一家的命运:双胞胎女儿先后被输送到高速公路公司上班,儿子读上了技工学校,一家人“喜事”一桩接一桩,生活越过越开心。

扶贫攻坚开展以来,各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扶贫思路,积极调动资源力量,多方位发展经济项目、培育主导产业、找准长效扶贫模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闯出了一条条精准扶贫的好路子。如今,在揭阳大地,一个个脱贫故事正不断上演。

据市扶贫办资料统计,揭阳市现有贫困户41706户、贫困人口114117人,相对贫困村162个,分散贫困人口村1278个。2016年,揭阳市共有2320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脱贫人口44781人,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39000人脱贫任务,超额脱贫5781人。今年省下达揭阳市37960人脱贫任务,各项帮扶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中。

就业扶贫:贫困户脱贫有“出路”

杨少鹏家是山湖村“出名”的贫困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妻子患眼疾基本不能参加劳动,之前全家经济收入仅靠杨少鹏一人做电焊工维持,一家五口人曾经挤在24平方米的老房子,天花板伸手可及,一刮台风全家人担惊受怕,生活十分拮据。三年前,干了20多年电焊的杨少鹏因眼睛被灼伤,电焊活也干不了了,全家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因此“贫上加困”。“我们家一直是低保户,这间房子还是八年前政府帮我们建的。”杨少鹏说。虽然享受各种扶贫政策,但是对于他来说,脱贫才是最大的心愿。

去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扎实推进,杨少鹏这一心愿逐步变为现实。省交通集团充分利用下属基层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就业帮扶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因人施策对山湖村贫困户劳动力给予降低部分招工条件的特殊照顾,每年分批将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到周边高速公路就业。去年底潮惠高速公路二期通车前夕,杨少鹏的小女儿被引导输送到潮惠高速公路公司位于汕尾市陆河县的一处收费站工作。今年9月,在梅州市兴宁至五华的兴华高速开通之际,杨少鹏的大女儿被引导输送到该公司位于五华县的一处收费站工作。

杨少鹏的双胞胎女儿在省交通集团帮助下先后获得了工作,这让他们一家喜出望外,也看到家庭摆脱贫困的希望。“前几天,我们老两口专门到五华看望大女儿,她那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不错,宿舍里空调、洗衣机应有尽有,比家里强多了。”杨少鹏高兴地说。他还告诉记者,今年9月,他儿子被输送到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就读,“省交通集团将对贫困户学生进行助学金补助,儿子毕业以后还能到高速公路工作……我们家能有今天,多亏了广东省交通集团的帮扶,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杨少鹏十分激动。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与杨少鹏家一样,杨利辉家也是山湖村贫困户。杨利辉上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下有双目失明的儿子,全家五口人生活困顿多年。同样在省交通集团的帮扶联系下,杨利辉的女儿也获得了一份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作。据介绍,目前,该集团在山湖村共发动引导了23户25人转移到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从事收费、后勤等工作,每人每年固定收入达5万多元,从而实现了2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有“出路”。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

杨汉规家也是山湖村贫困户,一直以来没有增收项目,全家筹莫展。今年4月开始,通过省交通集团的帮扶项目——苗木种植,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杨汉规高兴地说:“以前种植水稻只能满足口粮自给,现在种苗木能增加经济收入了。”

去年以来,省交通集团通过多方调研后确定苗木种植作为山湖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并筹集资金170万元兴建了山湖村苗圃场。苗圃场第一期工程占地42.5亩,至目前,已吸收到场务工贫困户12人,带动35户贫困户种植苗木,供应周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预计2017年可直接脱贫贫困户20户,苗圃场3年利润预计达12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揭西县塔头镇,黑皮冬瓜种植是该镇的特色产业,全镇现种植黑皮冬瓜近1万亩,年产量达6万至8万吨。但由于没有完善的销售机制,导致农户要承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种植冬瓜的经济效益普遍不高。

东莞市茶山镇在对口帮扶塔头镇保西村等7个相对贫困村中,积极引进茶山青年企业家协会,借助茶山镇现有饮料品牌,通过“协会+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启动冬瓜深加工项目。今年4月,冬瓜深加工产品——冬瓜茶饮料成功研发。6月,由茶山镇青年企业家协会众筹新成立的揭西县健美滋食品有限公司以保护价的形式向当地瓜农收购第一批黑皮冬瓜共20多吨,直接为贫困户瓜农创收3.2万元种植收入。这批冬瓜被制作成冬瓜茶上市后,短短时间便有近10万罐销量。

冬瓜茶产品试水成功,冬瓜深加工项目随之抓紧落地。保西村17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被利用起来,改建成冬瓜加工厂,规划生产规模为年处理冬瓜3000~4500吨,预计年销售额约3000万元。“该项目投产后能为当地带来的收益远不止冬瓜本身及冬瓜茶产品的销售收入。”茶山镇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概算了一笔账:保西村的闲置厂房经盘活,厂房出租能为保西村村集体带来约20万元的租金收入。项目投产后,对冬瓜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且采用保护价收购,每年可为塔头镇瓜农创收480~720万元,带动80户瓜农收益,实现包括分散贫困户在内的170人脱贫;冬瓜加工厂可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吸收帮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现劳动力就业脱贫;企业生产经营预计将为当地财政贡献约120万元税收收入……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冬瓜种植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全体瓜农增收致富。

在惠来县隆江镇凤光村,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驻村工作队队长莫立华多次带队组织开展村主导产业调研,带领该村突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红薯、水稻、佛手瓜等种植以及生猪养殖方面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并确定一批“领头雁”,成立合作社吸引贫困人口加入,有效提高贫困家庭收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凤光村邀请了广东金友集团、扶贫联盟、广州崧源、英德君泓兰花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村里考察,并组织人员到澄海考察兰花种植项目,为科学制订村产业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今年3月,凤光村清喜种养合作社与广州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相关产业扶贫项目。

电商扶贫:打造脱贫致富新平台

2015年,出身贫困家庭、身残志坚的榕城区创业青年王创平获评第十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并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王创平就是揭阳市通过电商实现脱贫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电商,他的童装品牌年销售数千万元。

揭西县金和镇杜塘村陈益武是揭阳市通过电商实现脱贫的又一代表。陈益武先天性残疾,身高不足1米,体重不足30公斤。在2014年揭阳市发起“10万电商人才培训”时,陈益武开始“触电”,并加入到众多电商大创业军之中。2016年,陈益武被阿里巴巴评为农村淘宝全国“最美乡村人”, 他自强自立的事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刊播。如今,除了阿里巴巴授权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外,陈益武还拥有2家网店和一家实体店。

……

近年来,揭阳市抓住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机遇,将之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全力打造贫困地区青年脱贫致富新平台。根据各地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突出抓好农产品上网工程,在京东网创立揭阳“一镇一品”营销平台及“京东。中国特产。揭阳馆”,精心打造以军埔电商村为旗舰、十个先导镇为引领的“1+10”农产品电商示范体系。孵化建设易田农村电商、广盐健康大厨房等各类新兴农村电商营销机构近100家,设立“揭阳农业电商网”和“老百姓特产商城”等名优特农产品网上展示展销平台,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全市共设立揭东区、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等4个阿里村淘县级服务中心,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951个。出台实施贫困户电商培训方案,推进金融机构、优势电商和贫困户实现产业化对接。规划启动揭西县金和镇“互联网+扶贫”特色小镇、普宁市“健康小镇”、揭东区“电商小镇”建设,发动更多贫困户积极参与到特色小镇建设产业链中,促进全市农村尤其是贫困村的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会少!通过就业帮扶发展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培育产业发展一批,通过电商扶贫发展一批……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渠道、多元化,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带来的,是揭阳市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作者:卢旭锐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