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最大限度便企利民。图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郑楚藩 摄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
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出台了《揭阳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揭阳市促进产业发展 “1+1+12”政策体系》《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意见》《揭阳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以今年来的数据为例,1月至5月,全市4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81亿元,投资完成率51.57%,列全省排名第6位;28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0.08亿元,投资完成率44.04%,超序时进度2.37个百分点。
行政审批做“减法”,开办企业更加便利
“以前办一个企业,光是开办手续的繁杂就让人跑断腿,准备了几十份材料,来回跑了一个多月。现在不仅材料减少了一大半,而且证照两三天就能拿到了。”去年刚成立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陈先生高兴地说。
陈先生感受到的,是我市企业登记注册改革的速度。近年来,我市持续做好行政审批“减法”,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大幅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出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推进企业开办流程网办和“6+X证照联办”,实现开办企业6个环节一窗、一次、一网、一日办妥,全流程网办打破多个业务部门界限,真正实现办事“减表格、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腿”。
——扎实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对52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直接取消审批7项、改告知承诺31项、优化准入234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88项减至57项,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7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
——推动贸易通关便利化。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进出境通关全流程无纸化。全力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改革,落实“绿色通道”“零延时验放”“不见面办理业务”等措施,降低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全市通过“网上不见面”方式办理新注册企业100多家,签发原产地证4400多份,助力企业享受关税优惠8200多万元。
行政审批的“瘦身”,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释放。今年1月至5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386户,同比增加23.78%,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3854户,同比增加25.29%.
加强监管做“加法”,市场环境更加公平
如果说简政放权检验的是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胆识,那么,监管创新则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强化科技和制度支撑为保障的新型监管机制。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市、县(市、区)级工作机制,依托工作平台,统一归集并及时公示抽查结果,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流程电子化、痕迹化。建立完善统一的“一单两库”,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健全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加强信用信息查询和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显示屏公开公示红黑名单。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强化失信联合惩戒。
——构建“互联网+”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全市33个单位709项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所有监管对应的检查实施清单梳理已全部完成。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梳理拟下放乡镇、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权责事项,同时按照“实际需要、宜放则放、分批进行”的原则,梳理并公告首批准备下放的行政处罚权283项、行政强制措施权52项。
——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对在市场监管执法中主动发现的、市场主体无主观故意、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的行为,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责令其改正并免予罚款。创新监管方式,依法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管,有效增强了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和自我约束力,让我市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
优化服务做“乘法”,最大限度便企利民
“感觉现在办事更便利了,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从外地来揭阳工作的,有了‘跨城通办’,以后一些业务就不用来回两地跑,省时省力还省钱。”2020年11月以来,我市先后与惠州、汕头、潮州、汕尾、梅州开展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来揭阳工作多年的汕头人黄先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说。
“跨城通办”是我市优化政务服务的一项具体内容。近年来,我市在推动业务流程优化上不断发力,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
——全面推行“四办”清单制度。梳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发布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市级面向自然人提供的“马上办”事项占比88.2%,“网上办”事项占比91.2%,“就近办”事项占比95.8%,“一次办”事项占比96.2%.
——推行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企业不便前往政务服务窗口申办业务的情况下,推出邮寄及全程代办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对市重点项目实施即时办、马上办;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咨询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工程建设审批业务咨询,主动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服务工作。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完善电子证照系统等基础应用,完成221个部门(其中市级59个)进驻登记及实施工作,开通签发118种证照目录,累计签发电子证照近2300万张。依托“粤省事”电子凭证,率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免证办”服务,首批服务事项198个。目前80%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次跑动”。
我市还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网上咨询、申报、预审、办理、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如市供电局着力压减用电报装业务办理时间,2020年全年中压报装平均用时40天,同比下降8.6%,低压非居民报装平均用时2.6天;市水务集团用水报装流程(不含外线工程施工环节)简化为受理申请、方案答复、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各环节总时限不超过9个工作日,其中不涉及外线工程的项目压减至受理申请、竣工验收两个环节不超过4个工作日……
随着一项项举措的落地落实,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营商环境好了,事好办了”自然而然成为企业和群众最朴实最真实的感受,这些为揭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