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南。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新是改革开放之魂。理论创新对推进改革开放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实践的突破。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他理论学说难以企及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是人类精神的精华,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对人类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事业发展之本、奋进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没有一种学说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进一步指导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这个看家本领,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只有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事业顺利发展。
时代的变革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契机,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彰显其时代价值。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之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身之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应该涌现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中国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居于世界一流,我们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和底气。
总而言之,中国化是聚焦中国问题,时代化是凝聚时代精神,大众化是成为群众的思想武器。这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够解决中国问题,体现时代精神,被群众所掌握,因而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放射出真理光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开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也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世界格局正处在剧烈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给理论界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就要对当今世界有正确认识,分析其本质,深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只有在对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有透彻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把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达到新境界。
在时代风云激荡中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时代意识。由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得到强化。“同呼吸共命运”成为现实的需求,“地球村”是人们共同的家园,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各国在经济等领域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持续加深,寻找利益交汇点的迫切性也在增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期全方位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联系世界人民的纽带,以共赢为目标,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新的全球化特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基础,也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更多时代之问,迫切需要理论界作出清晰的解答。
战略意识就是把握大局、把握全局的意识。战略思维强调总揽全局,用全面、联系、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求答案。学哲学用哲学对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哲学素养的一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一个具有高度哲学素养的党,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一个具有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党,才能正确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人要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具备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能力,才能担当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