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建立大湾区绿色发展协调机制

2019-03-11 09:08:33 来源:南方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原则,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建立绿色发展协调机制是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支撑,有利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竞争力。在大湾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中,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和各城市协调机制创新,已成为大湾区各城市应对资源环境挑战、打造绿色人文湾区的共识。城市群不是若干城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布局和简单组合,城市群能够成“群”,关键在于城市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互动,能够促进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关联配套、公共服务均等。粤港澳三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地域间制度多样性、互补性给产业绿色发展合作带来共同利益,亦可能产生矛盾和摩擦,大湾区城市群不同城市间产业绿色发展和协同创新难度大,统筹协调三地和珠三角九市是一大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大湾区绿色发展协调机制的创新路径。

  建立大湾区绿色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加快绿色生态补偿立法,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资金来源、重点领域、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确定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完善大湾区统一的生态公共产品交易市场。对于具有竞争性、排他性的自然资源,应通过市场来解决合理协调配置问题。

  建立大湾区绿色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加快生态技术创新,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加强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先进适用技术创新。将绿色生态文明公共产品的基础研究、关键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纳入大湾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从政策和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大生态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性。

  建立大湾区政府绿色绩效考评协调机制。将绿色发展纳入绩效考核,根据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标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党政领导班子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考核,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建立大湾区绿色科普宣传协调机制。一是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繁荣生态文化,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大湾区居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使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科普知识。利用全国科普日、环保日等,集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网站活动,倡导公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环境污染,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林仲豪(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作者:林仲豪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