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广州培育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新优势,关键是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包涵创业圈、交流圈、分享圈、创新圈、文化圈在内的科技教育文化生态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科技、教育、文化之间的藩篱并形成整体性效应,探索建设国家科技教育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城市,为相同或者相似类型的城市发展提供鲜活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体现了延续性和差异性,突出了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其中,对广州的定位,在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为广州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带来了新机遇,有利于广州在未来创造新优势、增强综合城市功能、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大都市。
探索科技教育文化融合发展新优势
纵观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顶级城市,在经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之后,城市的科技、金融、文化、教育、信息、交往等功能对维系城市综合竞争力越发重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当中,广州在科技创新、教育科研、文化实力都具有较好的基础,如果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相对优势就会更加凸显出来。因此,广州要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发挥作为省会城市的独特优势,将“科技+教育+文化”融合起来培育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以现代教育培养海量创新型人才、加强创新基础能力,以科技创新加速新旧产业更迭、新旧动能转换,以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凝聚力、激发城市创造力、扩大城市影响力。面向未来,广州培育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新优势,关键是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包涵创业圈、交流圈、分享圈、创新圈、文化圈在内的科技教育文化生态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科技、教育、文化之间的藩篱并形成整体性效应,探索建设国家科技教育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城市,为相同或者相似类型的城市发展提供鲜活经验。
打通科技创新与教育科研的经络
广州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在校大学生总数高达110多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教育科研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成为科技创新优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仍然是广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短板之一。为此,未来可探索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建设1~2个专门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园,全面开展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孵化器等协同创新平台,吸引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团队进驻并转移转化先进技术成果,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示范区。借鉴美国波士顿等城市发展经验,设立产业基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尤其是对可产业化科研和技术成果给予重点支持扶持。探索建立政府扶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容错、纠错机制,建设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平台与科技创新平台联动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企业乐于创新、政府敢于支持、市场善于投资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打通科技创新与商业文化的经络
广州拥有千年商都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四地”文化资源,相较而言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有待提升,商业文化对激活整座城市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基因还没有起到应有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广州打通科技创新与商业文化的经络提供了难得机会。事实上,回顾近年来广州孕育的新兴企业,他们大多来自电子商务、软件应用、文化娱乐等领域,代表了“商业+科技+文化”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因此,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湾区和人文湾区的契机,广州可探索引进香港、深圳的创新文化业态,结合广州的商业文化,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示范区,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打造国家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主动响应新经济发展趋势,率先探索“沙盒”监管模式,为科技创新与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的新经济创造明确宽松的环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创新试验场。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创新街区、创意街区、创业街区、历史街区、文化街区等新载体,将科技创新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起来,用好创新第一动力,推动老城区空间转换和功能提升。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所负责人、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