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东西北部的山区,包括梅州、河源、韶关、清远和云浮5个山区市,由于受制于地理、交通条件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相对于珠三角显得落后,但山区自身也有明显的优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就是其中之一。
广东红色革命的主要策源地
作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广东是中国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广东革命运动和革命根据地建设蓬勃发展,遗留下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据统计,广东省有4300多处革命遗址,其中包括313处红色文化遗产。广东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其红色革命遗址占全省的60%以上。
韶关作为粤北军事重镇,红色文化资源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韶关境内现有红色革命遗址287处,其中经认定命名的红军遗址文物保护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件,红军历史文献50多万字,拥有犁市当铺、双峰寨、血战梅花、城口突围等红色文化名片。将于今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第一个由中央办公厅批准新建的重要纪念设施,将重点展示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战斗历程,集中呈现红军各个时期在粤北开展的革命活动。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是广东唯一全境(8个县、市、区)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近年来,梅州积极打造原中央苏区县红色品牌,强化红色教育功能,打造了叶剑英纪念园、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五华县古大存故居、丰顺县李坚真纪念馆等国家和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形成了一批经典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另外,清远、河源和云浮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很丰富。清远革命遗址有183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河源有阮啸仙烈士陵园、紫金县苏区镇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20多处红色教育基地。云浮有邓发故居(邓发是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央党校校长)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开发、保护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为广东山区推进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借助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山区要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活化历史文化,大力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把革命遗址保护好、把红色文化传承好、把红色旅游发展好,努力把山区建设成我省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实现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攻坚提供丰富资源保障和强大精神支撑。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根”和“魂”,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发展的载体。经过多年打造,广东山区形成了“粤北长征路”(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突围记忆之旅)、“南粤星火路”(南昌起义部队挺进广东)等红色专题游线,创建了5个省级“红色旅游+扶贫富民”乡村扶贫示范点,培育并形成了研学、商务和文创等红色旅游主题产品。为加快红色旅游业发展,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融合发展方面,广东山区要依托现有国家政策与我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建设,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山区红色旅游扶贫富民新模式,促进山区绿色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地方旅游资源的高度融合,形成山区“以绿带红,以绿促红,红绿结合”的产业链条,打造“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游”等复合型业态旅游产品。
以红色旅游资政育人,打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把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开拓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充分发挥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把山区的红色基地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可在山区推出大湾区青年学生研学游专线,组织省港澳青年学生开展红色主题旅游活动及港澳学生回乡寻根活动等。可结合今年即将到来的“五四”运动100周年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活动。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校刊部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