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需要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等规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转化。以大中小学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上下足功夫、在知信行转化上下足工夫,使党的理论由浅入深地进入学生的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具体行动,从而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完善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衔接。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通过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统筹规划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处理相关事宜。
二是注重各学段思政课的衔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等要素为纬,以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习层次为经,统筹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机制。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合理设计各学段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材: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合理开设课程,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是完善课程体系的衔接。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思政必修课为骨干,各学段适当开设辅修课为补充,形成主辅协调的课程体系,着力推进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地制宜开设实践课程,发挥当地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参加适当的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实践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将理论由知信向行转化,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进一步夯实信仰,提升家国情怀。通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形成以思政课为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四是落实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在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
作者分别系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和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