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形势变幻莫测,充满着不确定性。比较而言,不确定性来源于西方世界内部,中国则正在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着确定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量财富,作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西方经历了普遍繁荣。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社会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创造的财富落入了极少数人的口袋,收入差异越来越大,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失去了一个健康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公平。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往日支撑西方民主的中产阶层萎缩,多党政治演变成党争,多党之间没有太多共识,反对党为了反对而反对,基本治理出现严重危机,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大打折扣。诸如此类的内部问题导致了民粹主义的崛起。由于内部改革举步维艰,一些国家简单地把责任推向外部,推到全球化和其他国家上,导致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当政治人物决意把内部危机外部化时,内部强硬派纷纷抬头,国家间的冲突不再局限在单纯的贸易领域,而向其他领域扩展。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继续崛起,成为世界局势的稳定力量。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加强沟通,增加共识,强化协调,继续在多边主义基础上推进全球化。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把目光更多转向了中国。
人们发现,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中国呈现出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局面。美国接连“退群”,中国加速走向世界。中国继续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把“一带一路”转向有效的制度建设,强调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还和一些国家签署了升级版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整体结束。即使在域外国家不断搅局的南海问题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也取得积极进展。在国内,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更展示了中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自由贸易区(港)、大湾区、金融开放等“大手笔”,展现了“大国要做大事”的气派。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内部结构性改革,实现优质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仍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最大份额。
中国提供着当今国际秩序所必需的国际公共产品,避免了人们一直担心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即世界因缺少足够的公共产品而失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这样做,既非“另起炉灶”,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或区域秩序,也非像从前和现存其他大国那样,构建针对他国的“团团伙伙”。中国所提倡和努力的是改革和补充,无意在现存世界秩序中引入颠覆性因素。中国提倡改革,是因为世界体系需要改革。现存体系为西方所确立和把持,但新兴国家崛起之后,他们的利益和代表权没有反映出来,造成了世界体系运作不良。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显示,中国发展到今天,已具备能力对国际秩序和区域秩序作出制度性补充。
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内部矛盾外部化的表现之一,是凭借其国际话语权优势“妖魔化”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然而,世界体系运作的实践逻辑不会因此而改变,内部矛盾外部化解决不了西方的内部问题,一个崛起了的中国更不会被美国和西方所随意摆布。
中国有能力在实现内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避免外部“修昔底德陷阱”。尽管人们担忧中国和美国(西方)之间缺失政治信任度,但中国和美国(西方)之间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没有一个国家会放弃中国市场。不与自己的利益作对,这是西方过去的信仰,也是今天的信仰。
新中国是在反抗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历程中建立起来的。中国领导人在追求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同时坚称“永不称霸”,不相信“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对全球化现实的反映,更体现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价值观。无论是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还是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中国都是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个稳定的中国是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的最大稳定源。今天如此,今后很长历史时间里,依然如此。
(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