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200多个国家的新冠肺炎确诊数已超过161万,美国超过53万,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成为重灾区。为防控疫情,多国城市和地区采取的“封城封国”措施,势必影响到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如何看待疫情全球冲击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这对我国、我省的供应链有何冲击?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我们要全面审视新的冲击效应,正视困难与挑战,又要供需两手抓,化危为机。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冲击与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全球经济势必受到较大冲击。
首先是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严重冲击。3月以来,市场因为预期美国疫情将暴发,引发美国股市两周内连续4次触发熔断机制。为稳住股市,美国从降低利率至零到一连串的量化宽松(多达6万亿美元)增发国债等稳企业、刺激经济的调控举措,引发全球股市下降20%的同时,避险行为下美元不降反升,多国货币贬值。全球投资信心受挫。
其次,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被阻断,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与美国、欧盟、日、韩等重点疫区相互依存度较高。在疫情防控上半场,我国延迟复工,按下了经济暂停键。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在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正在加快产业链协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达产。但随着2月底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又开始停摆,欧美日韩部分产业停滞。成为手机配件等电子产业新基地的越南,目前也在为防控疫情考虑停工停产。全球供应链正在被隔断。疫情引致外需进一步恶化,据统计,我国约有40%的出口订单面临削减或延迟的影响。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出口企业几乎无新增订单,导致外贸企业复工不能复产。同时,全球产业链也正被阻断。
在疫情冲击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世界银行数据表明,我国约有17%的出口品(包括电子零件、汽车零件、钢材等)都是中间产品。2018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中间品和零部件合计占对日进口商品的65%以上,这些零部件高度集中于汽车及其零部件、高端装备以及塑料等化工领域。因此,若日本疫情进一步恶化,我国的汽车、机械设备、化工行业在供应链上均存在一定风险。作为制造业大省、外贸大省,全球供应链对广东影响深远。另外,疫情对世界各国的旅游、航空及金融等服务业供应链、产业链的冲击更是首当其冲。疫情加剧了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引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三,全球化经济格局可能重新调整。4月3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冠状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新作中指出,我们新的历史分界线——“新冠前世界”与“新冠后世界”。新加坡著名学者郑永年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认为,这次疫情冲击或超大萧条,将改变世界发展进程。成为新冠疫情“震中”后,特朗普已经下令3M公司停止向加拿大等国出口口罩,并加快部署抗疫物资生产。综上,笔者认为,在疫情对全球冲击加剧的大势下,基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比较优势下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可能发生调整,部分产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的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可能出现本地化、区域化新格局,至少像口罩、呼吸机等抗疫物质,各国都会寻求自给或储备生产能力,各国政治经济政策会随之作出调整。带来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否会终止?这取决于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面对疫情选择合作还是对立、甩锅、相互阻隔。
加大供需两端调控力度,化危为机,稳链、补链、强链
一是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危中寻机。一方面,全面审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危与机,树立信心,帮助企业用好各级政府的纾困政策措施,寻求并把握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面对当下的严峻形势及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新格局,我们必须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做好的事情是严防疫情输入,在做好疫情精准防控的前提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达产。
二是宏观调控政策须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稳链、固链。
(1)继续从供给端扶持企业。落实近期推出的各项暖企、稳企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救济扶持力度。向中小企业提供易于申请取得的、无需偿还的紧急补贴金,提供各类低息贷款,如经济重大灾害贷款、维持企业发放员工薪资和租金等运营费用的贷款,延长中小企业已有贷款宽限期的贷款等。前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对于不能复工复产的企业效用不大,需要新增扶持政策。稳企业才能稳住产业链,才能稳就业,才有“六稳”。
(2)加强需求侧管理,提振内需、开拓外需。加大对市场资金注入力度,对低收入困难家庭个人消费者直接补贴;发放(电子)消费券,引导、带动市场消费;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积极开拓疫情不很严重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借鉴宁波市做法,政府与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协议,助力企业转出口为内销,通过直播、电商打开销路。鼓励、引导龙头出口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参照广州开发区的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打造的手机屏幕上的现代化虚拟展厅,研究探讨线上春季乃至秋季广交会的可行性方案,助力企业获取新订单。
(3)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以传统基建、新基建加大投资需求。把握“双区驱动”下传统基建、新基建投资驱动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广州、深圳的创新协同发展,以“双核联动”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创新发展。
三是加快创新发展,补链、强链,化危为机。加快落实各项补链、强链的创新发展项目与政策,尽快改变我们“缺芯少核”,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现状。大变局下,顺应新一轮产业革命大趋势,加快创新驱动的企业就能化危为机,赢得发展新机遇。疫情之下,从传统产业到高技术产业领域内的一批创新而为的粤企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企业自救、自助的同时,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帮助能力较弱的企业获得创新能力,加快供应链、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借力云制造、智造,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