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部署,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方略。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委的要求,我省社科界应加强研究阐释,尽快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社科界的重大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发挥社会科学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机遇和用武之地。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在学习上作先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社科工作者应该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新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不断发展、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全面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实践证明,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在学、思、用贯通上下功夫,在知、信、行统一上花力气。在学习第三卷的过程中,社科工作者更应精心研读,在学习中努力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学在实处、走在前列。省社科联将进一步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面向各学术团体、研究基地以及社科专家的主题学习培训活动,把学习贯彻新思想贯穿社科工作的全过程,使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在宣传上作表率
社科界要善于用学术来搞宣传,使宣传更深入、更广泛、更有影响力。在更有效地采用论坛、讲座等传统方式的同时,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方法,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互动交流,推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纳入培训教学重要内容,推动高校将其作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使社科界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组织社科界专家学者下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充分利用“社会科学普及周”“社科专家话广东地方文化名片”“社科专家基层行”等理论宣传平台,将第三卷精神融入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社科普及展演活动中,用老百姓喜欢听、记得住的语言,使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在研究阐释上当尖兵
要下功夫深入研究、准确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切实起到理论尖兵的作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广东的新实践,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努力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做进群众的心坎里,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举办2020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及分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和广东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研究阐释。鼓励我省社科专家在中央及省主流媒体上发表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思想的高水平研究文章,发出广东的声音。办好《学术研究》杂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发表更多的精品力作。发挥规划评奖的导向作用,推动社科界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新思想,为丰富发展新思想贡献“广东智慧”。
要在学以致用上作楷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和与时俱进的品格。社科工作者应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学习研究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努力为人民述学立论,为国家建言献策。在学习研究第三卷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社科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走在前列。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而社会是实践的、发展的,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使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以新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新形势下,社科工作者要善于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形成理论成果和对策建议。只有这样,社会科学成果才能更接地气,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更有作为。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