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激发动力活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2020-09-28 10:02:15 来源:南方日报

  当前,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是“六稳”“六保”的首位任务。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是实现稳就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7月17日,省委书记李希在办好我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调研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水平,加大力度培养技能人才,为促进广东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19年,我省技能人才达1249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的27.09%,高于全国21.3%的水平;其中高技能人才401万人,占技能人才的32.11%,高于全国的29%。尽管人才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与人才互动叠加效应也在持续增强,但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技能人才缺口。近年来,我省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约为1.4,高于1.05的常态水平,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更是高达2.0,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珠三角扩散至粤东粤西,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技能人才队伍十分迫切。针对当前我省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职教改革发展滞后、“产教融合”不畅以及培训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需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摸清家底,强化预测。对全省各类技能人才的供求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做好产业—人才匹配度的动态跟踪预测。编制“十四五”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对照“双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合理布局职业院校及专业,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实施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工程。

  2.积极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机制。一是落实职业教育法“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的规定,出台实施细则,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明确企业在参加、举办职业教育上的职责和义务以及激励政策,促使企业从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向举办者转变。二是组建职业教育推进机构。设立省、市职业教育厅局,可考虑与科技部门、教育部门合署办公,加强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服务与管理。三是加快职业标准制定,并强化职业标准制定部门(教育、人社)协同,合力建立与行业企业生产标准变动相匹配的职业标准动态性调整联动机制。四是探索畅通资历资格互认、人才身份转换机制和方式。探索构建资历框架,贯通职业教育内部互认,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无缝对接。五是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相关规定制度,推进院校、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衔接、教学实践对接。

  3.强化政策落地见效,激发“三大主体”内生动力。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促进财税、金融、用地、人才、产业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一是充分激发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贯彻落实技能人才培养补贴、奖励等相关政策,将企业投入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费用全额列入企业成本,税前列支或抵扣地方教育附加费等,引导企业完善职工、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二是加大对职业院校投入扶持力度,建立扶持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改造更新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加大对职业院校建设的多元投入,加大对产教融合型主体的支持力度,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对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各项经费投入给予减免等优惠。三是落实落细有关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畅通发展通道等政策,探索学分积累、互认、转换,学历、学位、文凭与资格证书等值互换平台和路径,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横向对接,为技能人才待遇对等、职务晋级提供依据和标准,全面激发人才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动力。

  4.深化职教改革,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一是引导职业院校围绕质量强院、特色立校,将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加强理论实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专业体系与产业体系对接;对照职业标准要求,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编制;遵循职业特质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行动;强化实训实习的设施条件,有效实施技能教学。二是大力开展并扩大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并确保试点取得显著成效。

  5.与时俱进,注重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顺应新兴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第一、第二产业智能化大趋势,重塑技术复合与能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瞄准产业界重大、前沿、新兴领域,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集成电路、软件等课程,大力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教学实践,培养既掌握传统机械人工操作技术技能,又具备人工智能开发及掌控基本知识技能,并能将两者有效贯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作者:游霭琼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