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在“双循环”中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优势

2020-11-23 11:11:22 来源:南方日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广州进一步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效能的重大发展机遇,是对广州提升现代化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的新考验。根据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定位所包含的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等功能,完全契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中心城市的极点带动效应,对于实现一国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要牢牢把握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机遇,发挥极点带动功能,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新优势。

  牢牢把握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机遇

  从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看,广州要把握好两个层面的发展机遇。一是从国内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着眼,依托广州在华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最多、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最强、产业门类最丰富、商贸物流规模最大等优势,增强资源集聚与辐射力,深化内地市场开发,通过更好服务内地、提升内循环绩效,进一步增创国家中心城市新优势。二是从国内大循环的大系统与区域性子系统的关系看,广东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而提出以珠三角为核心,带动发展粤西粤东沿海经济带和建设北部生态区的“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是国内大循环格局中的组成部分;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要抓住机遇,联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发展的全要素辐射带动,以推进全省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对国内大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要深刻理解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并非此长彼消的关系,而是互动互促的关系。在增大对国内市场开发和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同时,仍然要持续加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力度,这是广州这个立足改革开放前沿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的使命和担当。广州要抓牢“双循环”互动互促的发展机遇期,更好联结国内外两大市场,成为国内外双向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地,发挥好中心城市的极点带动作用。

  打造实现“双循环”联动发展的中心枢纽城市

  要打造实现“双循环”联动发展的中心枢纽城市,广州必须持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强化城市的资源配置力、市场辐射力和发展带动力。

  一要在营商环境建设领先的基础上打造新优势,完善引领“双循环”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对标世界银行的系列评价标准,巩固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成果;同时根据市场经营主体对投资、创新、发展实际考虑的综合环境条件,全面完善宜业宜商宜居城市建设。总结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先行先试的经验,加快复制推广,持续出新出彩,打造推进“双循环”的制度基础和治理能力。

  二要着力加大总部经济布局,加强“双循环”核心资源配置能力。“双循环”的实现基于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与深化,而企业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主体,企业总部在配置资源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吸引和培育更多优质企业总部(含研发、营销、财务等职能总部或区域总部),是建设“双循环”枢纽的重要抓手。除企业总部外,建议培育组建或引入重要行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协会商会总部,尤其在外贸电商、航运、会展、仓储、文化产业等广州具有领先优势的行业领域,这对于增强广州在国内外商贸活动中的话语权与协调力同样有重要意义。

  三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能力建设,在组织运筹“双循环”发展中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经济全球化的波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就是必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其中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更要巩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可靠性,方能更好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广州有比较丰富的产业体系,在自身产业配套性方面有良好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建设“大而全”的城市产业体系,而应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进程中完善城际合作。建议广州牵头构建“双循环”城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网络,以城际合作带动海内外市场的经济联结,使广州对“双循环”发展的支撑力更加强韧。

  四要坚持做实做强创新引领能力,作为“双循环”发展枢纽引擎的关键抓手。在激发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活力的同时,着力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建设上下功夫。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引导更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以此带动创新产业园区的规划优化和相关产业集群,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协同加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创新链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可靠性、强韧性,优化广州产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进而增强服务“双循环”的核心竞争力与辐射力。

  在“双循环”中构建开放型城市新格局

  位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应当在外循环发展领域为国家承担更多使命。“双循环”落脚点在“循环”,因此要根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通过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发、链接和深度介入,做好国内外市场对接,同时强化城市的国际传播力,更好发挥广州在全球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一要提高“双循环”国际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二要发挥南沙新区、自贸试验片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知识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与高技术产业吸纳的平台功能。三要加强国际商务及相关新业态新市场发展,并做好新业态发展的制度建设。四要增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扩大线上线下并举的国际交流对话。五要营造更强的国际化消费“人气”,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互动互促,不仅包括商流物流金融流信息流,还应包括丰富的人流。要加强商旅文一体化发展,把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广州创建开放型城市新格局新优势的一大重点,深入拓展消费内涵和外延,丰富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质量,营造更强的国际化消费“人气”,实现国内国际消费文化、消费潮流在广州的凝聚与引领,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中更好发挥广州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新优势。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本文系广州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成果——新发展格局专题

作者:董小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