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即将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以高质量供给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需要。正因为如此,《建议》明确地把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主题主线。那么,高质量供给从哪里来?
一是技术创新。我们现在使用的诸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智能玩具和电动飞行器等许多产品在几十年前都不曾见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种类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不足百种到现在多达上万种。即使是同一类产品,款式、品种、功能与档次等也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同时,每一种产品的功能不断更新,诸如食品越来越突出绿色、健康、卫生以及地方特色,手机从单纯打电话发展到集社交、支付、计算、门禁、网上阅读、听音乐、看电影以及网络阅读等众多功能于一体,许多家具企业从标准化的制造商转向了以定制化为主的服务商。显然,我们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变化都是创新推动的结果。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快速进步将使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更深刻、更迅速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在这个科技快速进步的时代,哪个企业能不断聚焦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模式,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哪一个城市和地区能围绕着创新配置资源与布局产业,它们就会脱颖而出。
二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一个企业要重视长期发展,懂得渐进变革,关注质量改进,就离不开工匠精神。因为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专注,在品质革命中,细节决定竞争力。当然,重视质量与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质量决定生存的环境中逼出来的。比如说,19世纪末期,“德国制造”被英国人当成是低质工业品的标签。二战后,“德国制造”逐步成为质量与稳定的代名词。到目前为止,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具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称得上世界领先。之所以“德国制造”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德国企业自一战后就把产品质量看成是生存发展的命门,一方面由制造业的行业联盟制定很高的产品质量标准,引导企业按照高标准生产以质量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形成了通过企业与客户互动、促进企业开发符合客户特定需要产品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客户可以识别质量的差距,也使竞争对手难以轻易复制。在走向创新型社会中,工匠精神与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发扬工匠精神既有利于企业通过精益求精发现许多创新的机会,也有利于新创出来的产品功能不断完善。
三是循环效率。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某一种产品与服务上,还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构成的经济运行与联系上。经济学理论表明,企业将资金配置到采购、生产与销售等三个环节,从而发生了资本从货币形态转向实物与产品形态再转向货币形态的变化过程。如果每个环节占用的资金少、周转快,那么,资金的循环效率就较高。如果采购与销售中的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都较高,产品积压较多,资金周转缓慢,那么,资金的循环效率就较低。提高资金循环效率是企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领域,如果资金周转缓慢,循环效率偏低,企业采购原材料与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与有效性都会受到影响,高质量供给也无从谈起。宏观经济是建立在微观经济活动基础上的,如果微观的资金循环效率不高,那么,宏观经济运行也会受到影响,这将迫使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服务。2013—2019年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17.3%降至14.1%,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在降低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等方面还有较大潜力。这需要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打通制约产品、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消除地方壁垒,从而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公共设施网络与服务体系。
四是制度供给。高水平的制度供给是高质量供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质量产品与服务供给的重要支撑。推动高水平的制度供给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提供的制度要与国际先进的技术与质量标准相衔接、与国际通行的营商惯例相适应。高质量供给是在更开放条件下推进的,更开放的制度供给的特征是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这需要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尊重国际营商惯例,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第二,市场体系建设要体现高标准要求。诸如推进营商环境向市场化、国际化与法治化等国际一流方向迈进,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向更大范围内复制与推广,打通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信息孤岛,扩大市场环境中政策规则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推进更大区域内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第三,内外贸一体化体系要加快形成。《建议》强调:“促进内外贸法律规则、监管体系、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测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这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哪些省市和地区在这些方面能率先推进,那么,它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就能先走一步。
作者系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