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坚持开放融合畅通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2020-11-30 14:51:46 来源:南方日报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建议》所确定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基石。

  完整的内需体系,必须是开放、融合、畅通的经济循环体系

  国内市场能否强大起来,首先看这个国家的内需体系是否完整。显然,在一个开放的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的内需体系是否“完整”,不是以该国的国内需求总量有多大,或是需求门类的覆盖面有多广来衡量的,而是看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是否与供给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说,要以构成“内需体系”的每一项需求是否都是“有效需求”来衡量。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效需求不足就意味着“无效需求”多了,就会表现为全社会总量上的或是结构上的“需求大于供给”或“供给大于需求”。此时的“内需体系”就是不完整的,与供给体系是不适配的。此种状态下国内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的牵引拉动能力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造成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还存在若干“堵点”,供求总量之间及供求结构之间都出现脱节。二是供给侧内部的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缺、短、少、散”,供给质量不佳,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各产业门类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充分,产业融合、城乡融合、跨区域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压抑了市场需求。四是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妨碍了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畅通高效流转,加大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特别是加大了制度性成本。

  因此,一个完整的内需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的、融合的、畅通的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体系。内需体系完整了,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形成了,国内市场真正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才能立足比较优势,以超大规模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内需体系的开放性、融合性和畅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因为两者包含着相互渗透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包含着深度耦合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应以提升内需体系的开放性、融合性和畅通性为重点。

  第一,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努力提升内需体系的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指各类市场不仅要对国内开放,而且要对国外开放,把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并按国际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决定资本流动的方向。中国市场体系的“双向”开放,必须建立在国内市场体系充分开放的基础上。为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首先应该坚持平等准入的原则,除了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直接控制的领域外,全社会的投资、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包括重大平台、重点工程、新基建项目等,应向各类市场主体开放,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其次是通过打破地方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保护,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打破城乡间的市场分割,建设统一、有序、活跃的城乡市场。再次是引入竞争性和激励性制度,更充分地开放原来由地方政府规制的要素市场,涉及水、电、气、电信等自然垄断性领域和土地、科技、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要交由市场去确定。最后是尽快建立依法全面保护产权制度和确保产权安全、顺畅流转的制度,落实好对所有产权主体一视同仁的“竞争中性”原则。

  第二,以产业链耦合和城乡区域协调为目标,努力提升内需体系的融合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内需体系的融合性,首先要以“链思维”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整认识和准确把握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四链”之间的联动关系,既要在稳定供应链、产业链上做好“供给存量”的文章,也要从价值链和创新链上做好“供给增量”的文章。对广东而言,当前一手要抓现有供应链产业链的“补链”“壮链”,另一手要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投资结构,根据省政府20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方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其次,要做细做实省委关于“一核一带一区”和建设五个“都市圈”的战略部署,努力推进全省区域间、城乡间融合发展,特别是在加快县城和农村社区发展、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放开大中城市进城限制、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尽快取得突破,以有效挖掘全社会的消费潜力。

  第三,以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为目标,努力提升内需体系的畅通性。目前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中依然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上的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为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对广东而言,首先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和市场运行的干预,力争率先实现“全省一张负面清单”,消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障碍。其次要通过梳理整合对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更公平更普惠的政策手段和更及时更精准的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再次要完善促进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在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等方面,先行实践,创造广东经验。

  作者系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作者:陈鸿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