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谈生态时讲产业发展不行、谈产业发展时又说生态约束”的思想观念,把生态优势作为招商引资的最大竞争力、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最大优势,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路子。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十条宝贵经验之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绿色发展提出的新的部署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韶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新征程中体现韶关担当、韶关作为、韶关贡献。
坚定不移突出生态保护“主旋律”,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群众共有财富,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体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今天,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既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责任担当。
作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韶关将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旗帜鲜明、责无旁贷、毫不动摇地突出生态保护“主旋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南岭国家公园为主体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以空气、水、土壤保护为重点推进全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制度化法治化为导向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用最大力度投入、最有力举措、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保护好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绿色家园。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主路径”,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韶关的绿水青山看似约束却蕴含机遇、看似负担却是优势。我们要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谈生态时讲产业发展不行、谈产业发展时又说生态约束”的思想观念,把生态优势作为招商引资的最大竞争力、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最大优势,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着力发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路子。重点是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发展绿色工业,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推动韶关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强科技创新,重点打造培育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坚定不移融入“双区”建设“主引擎”,在全面对接“双区”建设中开拓发展新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全省一盘棋支持推动经济特区建设是省委重要决策部署。
韶关地处“双区”辐射湘赣地区发展的枢纽位置,目前已形成以“三铁七高一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是最有机会、最有条件接受“双区”辐射带动的城市之一。支持“双区”建设,助力“双区”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必将有利于韶关更好地接受“双区”的牵引带动,实现发展跃升;同时也只有主动融入“双区”,韶关才能对接更多发展资源,才能走好绿色发展之路。韶关将在主动对接、支持、服务“双区”建设中找准定位,抢抓“双区”建设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带动效应带来的重大机遇,以“四通三抓”(硬联通、软联通、云联通、情联通,抓住胃、抓住眼、抓住心)对接融入“双区”建设,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实现与“双区”的功能互补、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重点是建设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花瓶子”,把发展精致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建设一批大型农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一批优质产品和驰名品牌,让韶关优质农产品风行“双区”、畅销省内、走向全国。打造大湾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全力做好生态旅游文章,集中力量推进丹霞山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韶关段)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古驿道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康养+”等文旅融合新业态,努力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系中共韶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