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更为有效、微观主体更有活力、宏观调控更加有度、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十四五”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由于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是高质量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因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途径。只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公平竞争制度体系,完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才能筑牢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
建设高标准的市场公平竞争制度体系
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核心在于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是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建设高标准的市场公平竞争制度体系,一是要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减少限制条款,开放更多领域;二是政府要构建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制度,在市场化有效竞争产业领域,政府公平地对待所有市场经营主体,任何企业不得从政府获得不平等的竞争优势,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在市场化有效竞争产业领域展开平等竞争,切实做到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是要不断完善与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积极调整反垄断法立法目标、基本分析框架以及反垄断分析中的考量要素与分析工具等,确定适用反垄断法规制平台企业及大数据运用行为、算法合谋、算法歧视行为,规制知识产权领域权利行使行为。建设高标准的市场公平竞争制度体系,各种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一方面有助于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另一方面有助于国内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公平竞争中释放创新活力,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增强民营经济的市场拓展力、持续发展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形成中国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能促进世界资源优化配置与增进国民福利。
建设高标准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低碳经济等为主要经济形态、具有高质量特征的新经济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与发展。与此相适应,生产要素不再局限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传统要素,而是向知识、信息、数据等方向多维度拓展,知识、信息、数据、技术等要素对提高经济效率呈现出乘数与加速的叠加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上升,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创造了社会财富和企业利润,要素成为决定现代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素市场的发达度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度成为衡量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标志。建设高标准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要实施三大举措:一是建设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创新高端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数据要素市场等,在确保数据、资金和信息等要素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高端要素领域开放程度,充分保障人才、数据、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放宽人员进出管制,让世界一流人才“零成本”来、“零成本”去,放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商贸、物流、制造业等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的要求。二是提高土地、劳动、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要素市场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价格市场决定、配置高效公平;三是不断完善和健全更加透明的要素市场交易规则,创立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知识产权标准等,逐步削减数字产品关税,在数字贸易市场开放问题上,大力推进负面清单模式,制定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与标准;明确知识产权最优保护范围,畅通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严厉惩处强迫转移知识产权的行为。
建设高标准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体系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运行形态,在现时代首先表现为国际化、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因此,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体系中,国内循环是基础,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建设高标准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体系,首先,要遵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畅通国内大循环,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市场经济良性循环,形成市场需求牵引供给、市场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其次,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更大范围开放体现在继续深化与发达经济体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形成面向全球的市场开放网络,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市场安全自由畅通和优化配置;更宽领域开放体现在更加注重开放市场,持续精简负面清单、放宽外资准入,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更深层次开放意味着推动对外开放从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到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再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纵深递进型开放。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建设高标准的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体系,有利于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造我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GL0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