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中国经济在大战大考中跃上新的大台阶

2020-12-16 10:10:12 来源:人民日报

    2020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果,全面深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大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科学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全年宏观政策有力有效、科学合理,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六保”任务,稳住了经济和就业基本盘。

    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数字经济增长强劲,“云经济”、“云消费”、无接触交易服务较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释放新增长动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愈加巩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际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中国将是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并保持向好态势。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平台就业、网络就业等新就业模式快速发展。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10月份的5.3%。围绕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新实施直达机制,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重,上亿市场主体展现出强大韧性。前三季度,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845万户,同比增长3.3%。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7%,实现由负转正。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据世界银行估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使极贫人口增加8800万到1.15亿人。党中央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特别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年来,我们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面对人类未知的新冠病毒,党中央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重大科技成果丰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天问一号”探测火星,嫦娥五号登陆月球,“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深海。科技基础设施升级持续培育新动能,5G网络加速覆盖,数据中心蓬勃发展,AI(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络、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超重力离心模拟实验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社会价值取向正在形成,保护知识产权制度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明显增强。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剧增的情况下,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1—10月份,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7%,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地表水质量达到Ⅲ类水体以上比例为81.8%,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和水耗明显下降,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量继续下降,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一年来,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和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更加明显。

    我国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而且国内循环顺畅,形成了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对外贸易和投资回稳向好。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与东盟、欧盟、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分别增长6.7%、4.7%、6.9%。前三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6.65万亿元,增长9.5%,占同期我国外贸总额的29%。“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稳步上升。1—10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006.8亿元,同比增长6.4%;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83.4亿元,同比增长24.8%,中国装备、技术和服务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力。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到33条。自由贸易试验区再扩容,已在东西南北中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向全国复制推广260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签署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有力保障全球抗疫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充分彰显了大国担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促进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改革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不断增强,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不断健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中医药和科技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卫生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养老护理体系不断完善,大城市养老难问题得到缓解。多措并举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和医疗领域。在加快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范围。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覆盖10.5亿人。教育水平位居世界中等偏上层次,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显著增加,婴幼儿照料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加快完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更好满足基本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今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能够率先控制住疫情并牢牢把握主动权,率先推进复工复产并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并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擘画了新蓝图。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作者:谢伏瞻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