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擘画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第一次在编制五年规划建议中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充分体现出科技自立自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坚定了我国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决心和自信。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必须从科技实力跃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新型举国体制健全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保持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定力
科技实力关涉全球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科技是国之利器,创新是民族之魂。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过去说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所谓自立自强,就是自强不息,实现自我创造。这于个人是一种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进取的操守美德,于国家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境界。只有自力更生,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讹诈,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国际地位。如今,天宫、蛟龙、天眼、北斗、国产航母、隐形战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走的无不是自立自强之路。在一些领域,我国之所以能在世界科技竞争中走在前列,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展望“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将会上升,科技、经济、安全、文化和政治等格局也将发生深刻调整,世界强国都在千方百计筑强科技优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长远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进入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中央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国家只有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创造新的高质量发展优势,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主攻方向
目前,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的能力提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保障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科技创新不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逆全球化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短板效应。关键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就要把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作为明晰的主攻方向。
目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根子在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转向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后,我国科技创新更加强调从跟跑、并跑走向领跑,从引进、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从工程创新、效率创新走向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为原始创新能力之本。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缺乏具有影响力的科学成果,原始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供给难以满足企业对前沿创新的需求。
面对未来,要增强创新自信,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科技源头。要重视理论创新对应用学科的推动作用,通过重大科技问题促进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要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切实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紧扣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关键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要着眼于高质量发展,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提升科技创新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合力。要狠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聚焦重大战略需求,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行持续协同攻关,带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推动形成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起创新驱动发展的磅礴力量。要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激励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把科学追求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与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的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和价值链。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是要搞封闭型创新。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要搞好开放型创新,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市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提高对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掌握未来国际科技竞争新赛场的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搞开放型创新必须以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前提,只有争取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才能赢得国际合作的主动权。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