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并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制造业是强国之本,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也是产业链高附加值的领域。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则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生产工具和软件等领域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未来要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所需的人才、资金、用地的支持,促进合作研发,加强研发平台、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同时也要适当地对部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进行精确招商。
支持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
企业生产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标准也了解最深,企业是研发关键核心技术的核心力量。支持研发不仅仅指硬件的研发,也包括软件的研发。
一是人才支持。先进制造业是智力密集型制造业,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端人才和骨干技术人员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集成电路制造、封测环节人才,协调推动高校设立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面向全球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不仅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硬件(工作环境和待遇),还要在软件上与国际接轨,如便利的出入境审批和国际互联网互通。
二是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及庞大资金投入。政府可以以重大专项、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基金投资、支持企业上市、根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扶持奖励,尤其是设立集成电路制造业专项基金等方式来支持企业进行创新研发。
三是用地支持。各级政府亟须设立关键核心技术专项用地指标或创新产业用地类型来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并尽快完善正在建设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基础设施配套需求。
促进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合作研发
由于企业的研发力量和精力有限,主要任务还是生产和销售,因此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研发。现有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健全,政府应为企业搭建各种桥梁,促进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的共同研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一是促进企业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研发。这是一种最普遍最有效的合作方式,政府可以为企业和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牵线搭桥,促进其合作。
二是提供技术交流平台或渠道。成立公益性研发机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广东省和东莞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由领军人士牵头,专职团队为主、海外团队充实的人才队伍体系的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华科城,已经孵化高科技企业635家。
三是提供大科学装置支持。大科学装置是科学技术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例如中国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对原材料的突破有很大提升作用,因为国内先进制造业企业大都存在原材料进口问题,国家应该尽可能设置大科学装置,为所需上游原材料的研发提供必要的科学装备。
四是优化创新环境。企业创新活动中往往存在不了解相关政策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继续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科创委(局)需要提升数字政务能力,为企业提供实时的创新活动咨询。
加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精准招商
除了研发途径的支持,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进行招商引资。
一是做好系统的招商顶层设计。与企业共同梳理各先进制造业行业所短缺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名录,分类整理哪些是必须研发的,哪些是可以招商引资的,并对需要招商引资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分时段分层次有序招商,以减少研发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二是建立强大的招商机制。先进制造业行业核心关键零部件要引进高水平国际化招商人才,建立由一个行业领导牵头、一支招商队伍、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决策咨询机构“四个一”的招商工作机制。
三是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自贸区、国家级高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科技平台作用,加强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流数字政务环境,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四是加强精准的招商工作。对在疫情中供应紧张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生产工具企业重点招商。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