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科学认识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021-01-25 09:55:02 来源:人民日报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根据《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2012—2018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升至76.12,在资源节约与保育、生态环境安全、绿色产品供给、生活富裕美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巩固农业绿色发展良好势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认识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科学认识农业绿色发展。从历史实践看,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宝贵结晶。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施肥、用养结合的地力观,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等,为推动当代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从现实举措看,农业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创建两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们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从世界潮流看,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充分借鉴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过去简单注重环保向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转变,关注资源、安全、健康、产业、环境多重目标协同实现。从科技进步看,农业绿色发展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型育种、栽培技术的研发应用,农业生产技术正在由依靠增加肥、药、水、劳动力等实现增产增收向减少肥、药、水、劳动力等实现增产增收转变。这为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途径。

  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谋划农业绿色发展。一方面,守底线、把全局、重创新。坚守粮食安全底线、耕地数量与质量红线和水资源红线,从农业绿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出发,加强战略谋划、强化风险应对、坚持久久为功,推动农业发展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方法、从政策举措到工作安排的全面变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增强系统思维,坚持统筹兼顾。农业绿色发展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研究把握土、水、气、种、肥、药、废弃物和生物多样性等农业绿色发展诸要素的内在规律,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重点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以最小投入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好产出和效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遵循科学路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研究,聚焦农业绿色发展基础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续深化理论研究、丰富理论内涵,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发应用,面对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与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围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素投入精准环保、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产业模式生态循环、质量标准规范完备”,按照系统、集成、智能的思路,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创新集成绿色农业技术,加快绿色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推动农业科技绿色转型。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制度环境,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投入补贴制度,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金融激励等政策支持,注重发挥好金融和保险的作用;完善绿色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标准明确、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建立农业绿色标准体系,实施达标提质行动,引导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以绿色为导向,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增加农村生态服务产品供给;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各类主体内生动力,引导农业绿色发展走良性可持续之路;注重大数据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为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

作者:余欣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