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过去十几年,“中非合作论坛”在加快推进中国“走出去”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大批中国企业在论坛的影响下走向非洲。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向非洲的过程中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跌跌撞撞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基于笔者在非洲的数度考察,对中国企业走向非洲的机遇与挑战予以分析。
中国企业走向非洲,必须将“政治适应、文化融合”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非洲无论在政治体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还是在资源禀赋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因素在形塑非洲独特的政治形态和经济关系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走向非洲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政治和文化差异性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将在中国办企业的思维和套路照搬到非洲,显然很难适应非洲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差异。因此,中国企业走向非洲,必须将“政治适应、文化融合”的思维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
企业发展的方向,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其一,强化对国别地缘经济结构的研判,避免单一企业介入竞争,降低中国在非企业因国别差异、地缘偏见和寡头垄断所造成的巨大阻力;其二,强化对国别产业诉求的研判,降低因政权不稳定、国家信用级别低、投资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所造成的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其三,强化对非洲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意识,培养熟悉非洲国家法律的人才,通过合法的途径投资和经营,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经济关系中产生的矛盾;其四,强化企业在非洲的跨文化融合,包括提升企业自身的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于当地文化及宗教信仰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提高员工的跨文化素养等。事实上,企业的跨文化融合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与当地社会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能合理利用文化的差异性,如非洲国家民间权威(酋长)的重要社会影响,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事半功倍。
解决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商业协会之间的协同关系
根据商务部历年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中国走向非洲的企业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在投资体量上以国企为主,规模上则以民企较大。笔者考察发现,中国走向非洲企业同时还促生了一些基于中资企业且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商业协会存在。然而,现阶段来看,国企、民企和中资商会目前在非洲缺乏相互之间的协同,导致中国企业在非洲地区的韧性和竞争力受到伤害。整体来说,中国企业走向非洲普遍缺乏统筹和指导,没有形成相互协作、互联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这导致中国企业在非洲复杂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社会经济关系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其一,发展壮大中国商会的力量,明确定位商会的角色,将其发展成为打造中国海外高质量民族经济体系和格局的神经中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既有的中国商业协会进行整合,提高它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其次要扮演好国际关系“润滑剂”的角色,加强与当地民间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保护中国企业免受国别之害,另一方面可以使中国企业得以快速而又融洽地嵌入到当地经济中去。其二,发挥国企主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主动承担和构建中国海外民族经济体系的中坚力量。这要求国企在非洲复杂的地缘环境中更加广泛地去带动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三,加强中国在非民企与商会以及国企之间的互通互动联系,提升民企的国家责任感和民族企业担当意识,减少民企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形成相互协作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民族经济链和经济形象,最终实现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目标。
解决好技术优势在巨大经济利益和重大风险之间的博弈关系
非洲大部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相比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来说,在技术层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中国在非企业来说,拥有技术优势,既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需谨慎面对难以估量的风险。一方面,利用技术优势可以合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在市场上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创造出巨大的利润。但另一方面,这样的技术优势如果不能够合理利用,也可能对原有的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冲击,招致地方经济势力的恶性竞争,以致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甚至会影响“中非合作论坛”倡导的互利共赢的金字招牌。
如何权衡相对的技术优势在经济利益和潜在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好相对的技术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如何提升自我格局、跳出单纯追求利润空间,值得每一个走向非洲的中国企业思考。正如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非企业家大会上发表题为《共同迈向富裕之路》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的,希望企业能够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把中国的技术和理念拿到非洲去分享,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打造符合国情、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