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1-06-04 14:15:13 来源:《南方》杂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四中全会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冠于“加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之前,并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到突出位置,再次表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关键一环,加强其建设必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此来“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十分深远。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也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完善和提升。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情况是密不可分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科学理念和价值理念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更为我国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攀升,令中国对全球发展格局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全球格局的新变化更全面地制约着中国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任务繁重前所未有。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来统筹兼顾,全方位推进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实现新目标新征程的必由之路。《决定》擘画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实现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要实现这一战略安排,必须走自己的路,把新发展理念全面贯穿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这就要求我们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需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效率为核心的质量提升和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质态改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引领现代化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更为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让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主动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穿其中,既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二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三是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五是始终牢记绿色发展,才能共享未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最终是为实现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让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提质增效升级。

  

以历史辩证的思维方法,全面贯彻新发展加强引领新体系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光芒,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问题。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经济基础。《决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充分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优势,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着力点和聚焦点。我国进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时期,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在肯定生产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党中央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一方面必须跨越非常规的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关口,特别是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另一方面必须跨越常规性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如何以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为总体目标,缜密谋划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突出问题,在《决定》中提出解决经济问题的出路:“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我国经济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经济效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的一些重要发展经验,总结其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特征,吸收其高度灵活的自我治理潜能。为此,马克思也提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物交换。”这提醒我们思考经济问题时,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进而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带动全局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必须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纳入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指标、政策、标准、统计等体系,创建和完善良好制度环境,才能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对片面化思维模式的克服,对不恰当行为的及时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和现实,多次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9年5月16日,《求是》杂志第10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深邃道理进行了全面透彻阐述,尤其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反思,再次强调五个着力,清晰构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构架:

  一是着力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创新发展是我国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我国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于四个方面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创新的过程也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实现过程。二是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是党带领人民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和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经济、社会、城乡、区域等各方面协调好,既能联系好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又能在整个过程中贯彻好开放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三是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思想境界的最高升华,是创新发展的延伸,要实现绿色发展,必然要实现技术、理念和发展的创新。同时,绿色发展是四个方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四是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开放发展是我国40多年来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决定》中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发展以实现开放发展为目标,开放发展目标的实现,必然能更好地实现四个方面的融合发展。五是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质就是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命题,是四个方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最终为了实现人民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包含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正是建立在社会治理体系之上,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新发展理念,还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决定》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到突出位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这一定调,无疑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时期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之所以强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公式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主要原因。

  首先,供给侧是改革的主要方面。进入新时代,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发展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首先集中于供给的质量和效益、结构和水平及创新能力不够高,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使得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现象。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能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其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灵活运用需求管理政策对冲结构性改革可能带来的紧缩效应。

  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来看改革的关键点。一方面,从着眼点来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就要求把改革举措的着眼点集中于生产者,而不是像需求侧那样把着力点集中于消费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生产者主要包括:一是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人,即劳动者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要求“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二是作为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企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求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的、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伟大使命和任务。三是作为企业与企业集合的产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善产业组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进入新时代需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另一方面,从落脚点来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加快建设各方面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就要求把改革举措的落脚点从供给侧入手集中于“结构效应”,而不是像从需求侧入手那样把落脚点集中于“总量效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因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进”。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敞开,广阔的未来等待新的书写。当前,我们有良好的形势,关键时期也攻克了许多“泸定桥”,但未来道路还有很多等待征服的“娄山关”,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国内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尚未解决,需要发展理念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我们应当科学把握《决定》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总结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持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经济过好发展方式关、经济结构关、增长动力关,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顾保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