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珠海市启动了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并以健康社区为“细胞单元”展开重点建设。多年来珠海市健康社区建设成绩斐然,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在新时期依然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在对珠海市社区的走访和调研过程中,广大居民在健康认知、身体锻炼、心理调节、医疗选择和养老服务等方面对健康社区建设又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
一、珠海市健康社区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
第一,健康认知方面。居民对“如何理解健康?”给出的答案显示,居民更认同“有所居、有所医、有所食”的传统理念,但对于“生活方式科学”的健康认识有一定的忽视。
第二,身体锻炼方面。现阶段多数人拥有个性化的健康维护意识,并能通过室内和户外健身加以维持。在健身运动的选择方面,居民更青睐以灵活、简便为特点的室外步行和跑步等运动项目。但依然有近半数人不能保持有效的健身时间,一方面由于个人原因所致,如工作时间紧张、懒惰情绪;另一方面由于外部原因造成,部分人在居住地附近无法找到合适的健身场地。
第三,心理调节方面。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处于学习、工作阶段的青少年和上班一族更能显现出“焦虑”心态。居民在处于紧张、压抑阶段时多选择和亲属、友人进行倾诉,但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对负面情绪会选择自我消化,还有一部分人不采取任何调节措施,这往往不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和排解。
第四,医疗选择方面。对于常见小病,居民习惯于选择大医院门诊,但就医时间长、就医费用高等因素也极易引发居民的不满情绪。而本应有效承担“小病”治疗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却未能广泛赢得人们的认同。
第五,养老服务方面。随着家庭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居民的养老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相比机构养老,居民更为偏爱以子女为伴、或以亲友为伴的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多融入社会和家庭的机会。
二、新时期珠海市健康社区优化建设对策
第一,采用多元干预方式增加居民运动行为。社区在进一步补充供给符合居民运动喜好的健身场地外,还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有效干预和促进居民健身行为的养成。学校干预是青少年阶段培养形成规律性体育活动的关键时期,在监督学生完成规定运动量的同时,学校应探索形成促使学生终身享受和参与的运动健康教育模式;家庭干预则以学校干预为基础,通过亲子活动和家庭互动式课外运动等方式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其中;家庭医生干预则以信息优势为基础,利用健康档案数据为居民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环境干预则以贯穿社区主要学校、居民区、商业街区、绿色景观区的步道设计为前提,在满足健身者长距离运动需要的同时也可满足各年龄阶段短距离休闲散步的需求。
第二,辅助居民形成有效的心理压力应对机制。社区以心理工作室为依托,通过线上和线下配合,辅助居民形成良性心理压力应对机制。“线上”以公众号平台为媒介,基本实现知识科普和信息整合两项功能。知识普及的目的为使居民对心理问题回归一种理性认知,信息整合则以平台留言和周期性问卷的方式获取居民心理成因及表现。“线下”干预以线上信息整合为前提,一方面选择突出问题同高校、社会组织合作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同时开辟公共空间为居民组织活动提供平台,方便居民交流、倾诉;另一方面,心理工作室应开通并健全居民心理咨询预约服务,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以保证居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
第三,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机制的可持续运行。获取居民的认同是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政府及社区应从引入、激励和评估方面入手助力其有序发展。首先,扩充优质家庭医生队伍。在引入优秀退休临床医师的同时,可通过增加现有医师在岗培训,以及整合高校资源扩充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学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其次,逐步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挽留优秀人才要以激励为伴,学费优惠、就业推荐、薪酬提升、保险福利都可成为有效的激励选择。再有,家庭医生考核评价机制同样重要,尤其要突出居民满意度环节。针对乡镇和城市可分别采用不定期走访调查和线上问卷调查为评价方式,对评价结果不理想的家庭医生团队和个人要制定处罚和退出机制。
第四,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一方面政府可引导市场形成专业化居家护理公司,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送医出行、精神慰藉等多元化的照护需求;另一方面应多角度培养和储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型人才,从专业医疗护理团队、社会工作团队、居民志愿者团队为切入点,辅助社区居家养老优质服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