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心理“疫苗”。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中强调,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增强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第一时间作出权威、透明的信息披露与政策解读,能够让“谣言止于智者”,建立健全联防联控体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东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要求,始终把信息公开作为疫情防控的有力武器。从广东省专家钟南山屡次在全国发声指引方向、稳定民心,到每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病例信息、积极宣传引导等,广东省在信息公开、信息防疫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信息公开的目标导向。1月21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首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疫情及防控应对情况。这是在明确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之后广东的“快速回应”,抓住了疫情防控的重点,疏解了公众的恐慌。广东省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点,并作为衡量公开什么样的信息、怎么样公开信息的标准。凡是有利于人民生命健康、有助于疫情防控的信息,广东省都第一时间公开,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同时,在信息公开中充分权衡知情权和隐私权,重视个人隐私,体现人文关怀。
第二,以精准权威作为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东省利用新闻发布会、专题电视栏目、网络平台、社区公告等多种渠道,实现全方位信息公开,让信息共享于民。从1月27日开始,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走向常态化、制度化,每天一场发布会,每天公布两次最新数据。从经济学角度看,精准权威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信息对称能够使公众在面对疫情时作出理性决定,有利于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由博弈转化为合作。正如“阳光所到之处,病毒无处藏生”,信息公开能够澄清、过滤、消除不实信息,杀死谣言“病毒”,降低疫情防控的成本。
第三,以法律制度作为信息公开的有力保障。2月11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要求广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从政治学角度看,作为公共信息的拥有者,政府在信息交互中占据强势地位,信息公开有利于在风险社会下扩大信任储备,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广东省以法制保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提升政府公信力。
第四,以科学技术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支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东省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下的技术优势,为信息公开提供重要支撑。粤省事、南方+APP、穗康小程序、腾讯微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例如,深圳是全国最早公布疫情发生轨迹的城市,既回应了群众关切,又极大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稳定,这在内地公共卫生史上是一项重大突破。再如,广州社区“穗康码”的应用,既降低了风险,又节省了人力物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中如何做好信息公开,是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东实践给未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