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06-11 19:20:07 来源:《南方》杂志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指向,不仅仅是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补公共卫生管理短板等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凸现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问题,更在深层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表明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仍有失片面。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少要关注以下三个层面:

  

客观看待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如何看待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关系到人对待自然的总体态度。历史上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往往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原始社会时期,人对自然既畏惧又膜拜;在这个时期,人是弱小无助的。农耕文明时期,人依赖自然、顺应自然,懂得在生产、生活中运用自然规律;在这个时期,人对自然既存敬畏,又有亲近和感恩。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国的《易经》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道德经》提出了“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出现分离、分立,乃至紧张状态,主要肇始于工业文明。自工业文明的号角吹响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使人类容易高估自己,自以为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也助长了向自然进军、征服自然的盲目乐观和恣意妄为——自然被当成取之不尽的资源提供者、沉默不语的工业废料承受者。以高增长、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很快带来恶果。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率先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已经出现了空气污浊、河水污染、酸雨等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带来了对水源、土壤、动植物乃至人类自身的严重危害……恩格斯曾经语重心长地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近几十年来,虽然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但认识与行动之间并未真正做到一致。这次疫情再度警诫我们:在自然面前人类很渺小,在灾难面前生命很脆弱;人类不能没有自然,而自然却可以没有人类;甚至没有人类,自然可能更加生机盎然。如何看待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因而,不是人为自然立法,而是人首先应遵守自然的律令。这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正确处理人与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其他物种的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要处理好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3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要认真评估“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还要抓紧出台生物安全法等法律”;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实际上就是为如何处理人和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其他物种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呈现为一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生命之网,生物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维护了地球生物圈生存发展的总体平衡和稳定状态。为了维护这种平衡和稳定,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已经为各个种群划定了生存范围,即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这是按食物和生境来确定的,具有空间的限度。每个种群安于各自的生态位,与周边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在自己的生态位范围内活动。这样,不同物种之间能够实现有序状态下的生存,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和谐共处。《中庸》将自然界的这种和谐状态形容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这次疫情所反映的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迎合猎奇之风,捕猎、食用野生动物,挑战经过世代筛选的人类食物链、逾越了自己的生态位,是用人类的非基本生存利益去威胁野生动物基本的生存利益,实际上也是用自己的尺度去裁减其他物种,破坏了自然界本身微妙的平衡。这不仅会带来生态系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且也引发了一场以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为前锋的飓风。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用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隔着一道病毒线。病毒是自然界赋予野生动物的保护盔甲,也是它们的攻击武器。因此,人类遵守自然约定的边界,尊重其他物种、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在尊重和保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简而言之,“你不吃,便无恙;你不扰,各安好”。

  

深刻把握人与生命共同体的关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次疫情的暴发警醒我们,要在深层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长久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认真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把握人与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明确人在生命共同体中的角色担当。首先,“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仰仗,人类的活动应在自然法则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生命共同体的理想状态是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其次,要认识到生命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目前人类对生命共同体的影响已经举足轻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从开始的局部范围,到现在波及整个地球生态圈,其影响程度、强度、范围已经远远超过自然自身的修复能力,人类已成为决定整个生命共同体兴盛衰亡的关键力量,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命运休戚与共。人类需要按照生命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去合理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再次,人类不是生命共同体中的旁观者,而是促进整个生命共同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生成论意义上,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的生命是平等的;但同样起源于自然界的演化,人类较之其他非人类的生命又有其独特之处,被称为“万物之灵”。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有“思维着的精神”,那“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能产生一切创造性的活动,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北宋儒家从德性论角度认为,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人心能够体察天地生生之仁、仿效天地生物之德,由此生发出爱人爱物之心,也即“民胞物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同胞关系、将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看作是伙伴和朋友关系,热爱生命、兼爱万物,追求和维护天人这个有机整体的和谐。也就是说,人类规约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善待万物,不仅仅是因为现实的需要,而且是责任的需要、道德的需要。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所具有的这些伟大与可贵之处使人类更有能力,也更有责任去承担生命共同体中的重要角色:积极关心生命共同体中所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主动维护生命共同体中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安全与健康,着力促进整个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和协同进化。这就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对于生命共同体的使命和担当。


作者:余泽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