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新基建”为广东区域发展赋予新动能

2021-06-11 19:58:16 来源:《南方》杂志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一只“黑天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直面困难、化危为机,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释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句话释放出强烈信号,让“新基建”成为热词。

  “新基建”的全称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以其投资潜力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及其在信息社会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经济话题。广东对新基建也尤为重视,走在全国前列。3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计划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项目,总投资5.9万亿元,聚焦城际轨道、5G等,全面部署新基建项目。

  目前,新基建正按下“快进键”,有望成为后疫情时期广东重要的发展新引擎,成为经济增长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新基建”产生的背景

  新基建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基建而言的。传统基建俗称“铁公基”,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则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

  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提出“新基建”的概念。中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仅在“新基建”概念提出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投资总金额超过1万亿元的基建项目,其中许多涉及新基建中的轨道交通项目。城际高铁与轨道交通项目对于城市群的形成、增强城市群经济辐射能力,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5G基建等成为新基建的龙头。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以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在线娱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后,就更加突显出5G基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5G基建作为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昭示着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变化的新趋势,也成为了我国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提出新基建

  “新基建”的提出,是与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相适应的,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

  新基建是稳增长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传统基建投资的边际效益不断下降,急需新基建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新基建是促创新的需要,诸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不但自身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新兴产业,而且其作为科技型基础性产业,更为其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新基建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粗放型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仅仅依靠传统基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两翼齐飞”,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第一,新基建代表新方向。新基建的关键首先在于它的“新”。这个“新”有着多重含义,它代表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价值。依靠传统基建的经济刺激政策,发力于生产端,容易产生产能过剩的后遗症。而新基建不但不需要刺激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扩张,而且它本身作为新兴产业一方面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带动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化危为机,释放出庞大的新兴消费市场潜力。这对于2019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55.5%,对GDP贡献度达到63.8%的广东来说尤为重要。

  第二,新基建赋予新动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要保持发展动力,当旧的发展动力逐渐枯竭时,就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我们现在既处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交汇期,又处于从粗放型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亟需找到新的发展引擎。作为未来我国投资驱动的重要抓手,新基建可以有效承担起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仅2020年至2025年中国5G网络建设投资就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并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24.8万亿元。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基建,将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全面赋予新动能。

  第三,新基建引领新发展。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工业经济时代,大量经济活动建立在以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关的产业是钢铁、水泥、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而在数字经济时代,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则是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多地引领产业创新、刺激消费需求的新发展。虽然目前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相比,投资规模还不够庞大,但其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尤其是我们可以统筹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以新基建为引领,推动传统基建转型升级、提高效能,“两翼齐飞”,将能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高质量发展。

  

新基建引领广东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在新基建方面率先布局,走在全国前列。以5G基建为例,广东计划今年将建设6万座5G基站,珠三角九市乡镇和粤东西北地区县城全部实现5G网络的覆盖,覆盖全省人口达到90%以上。

  可以预见,新基建的全面推进,必将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日益重大的影响。广东紧抓机遇,大力开展以新基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地夯实基础,占领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第一,新基建要立足创新驱动,避免“新瓶装旧酒”。首先要创新引领,围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来开展投资建设,而不是打着新基建的旗号却还干着落后产能重复建设的事情。

  其次要解决好投资的主体问题,一方面要让央企与地方国企在新基建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投资的积极性。尤其是广东已经有一批诸如华为、中兴、腾讯等世界级的新基建相关企业,要积极鼓励它们成为新基建建设的主力军,并通过新基建培育出更多世界级的细分行业冠军企业。

  最后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新基建市场体制和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避免政府过度举债、大水漫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二,大力发展新基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与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其中每一项定位都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未来新基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将新基建的理念融入大湾区的各项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城际轨道交通、智能电网、5G建设等进行整体配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更离不开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引领;湾区产业发展也离不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支撑;等等。

  以充电桩建设为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往来极其密切,是全世界最有潜力建成新能源车充电桩网络的地区,如果率先建设成网,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亟需尽快融入新基建的理念,大力发展新基建,可以有效支撑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新基建,带动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广东发展的软肋和痛点。尤其是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却由于种种原因,与珠三角城市有着较大的经济落差。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新基建的提速,可以有望实现大湾区带动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城市群。城市群具有更大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发展重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2035年,我国将通过加强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就广东而言,如果通过新基建,将东西两翼沿海地区纳入珠三角核心区2个小时以内的通勤区,将有助于珠三角城市群向东西两翼蔓延,形成广东沿海城市群,带动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新基建,提高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础设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但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直制约着区域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新基建,可以有效提高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弥补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短板。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领域快速崛起,加速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也为解决欠发达地区最头痛的医疗、教育、人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未来广东大力发展新基建,通过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教育、医疗和人才资源的短缺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作者:范西斌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