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我国扶贫步入攻坚战,扶贫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全国扶贫资金达千亿规模。作为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千亿级别的扶贫资金用到哪去了?用的效果怎么样?最近,审计署公布了对158个贫困县扶贫资金的审计结果,曝出的一些问题颇为引人注目。如有些地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信息不准确,有人买了高档车、商品房却是扶贫对象,有的基层扶贫资金统筹和监管不完全到位等等。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减贫脱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已有几亿人口脱掉贫困帽子。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超1000万的人口脱贫。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一成就,足以载入人类史册。全球著名的《经济学人》甚至赞誉“在世界减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
然而,扶贫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巨额的扶贫资金被视作“唐僧肉”,相关不相关的各路神仙都想来分一杯羹;有的扶贫专款成为权钱交易的筹码,“雁过拔毛”、跑冒滴漏,如审计署揭出的某项目专项扶贫资金仅三成落地,其它要么挪作他用,要么被贪占;有的地方 “精准扶贫”不仅不够精准,甚至成了“扶假贫”。如广西马山县违规认定了3119名扶贫对象,其中竟有343名是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在一些基层农村,扶贫资金被村官用来优亲厚友,而真正的贫困户却得不到宝贵的救命钱。
凡此种种,不仅影响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干扰扶贫事业的正常发展,一些贪腐问题还严重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民众所痛恨。因此,如何确保巨额扶贫资金的安全,并在阳光下运行、能真正用在扶贫开发上,一直受到国家审计署关注。为此,审计署不断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在2013年和2016年曾两次开展扶贫专项审计,今年更抽调精兵强将,对20个省的15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等进行重点抽查。应该说,审计署每次对扶贫的专项审计都可谓振聋发聩,也被媒体誉为“审计风暴”。
固然,因扶贫面广人多,审计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审计部门创新审计方式,将大数据与实地的深入调查相结合,许多地方的审计调查甚至深入到户,把一些隐藏很深用寻常审计很难发现的问题及时揭出并曝光,对地方的扶贫工作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但也应看到,如果只局限于审计业务自身,一些地方暴露出的“年年审、年年犯”的现象就难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后续的问责就至为关键。据悉,目前不少地方的审计部门与纪委密切配合,审计先撕开“口子”,发现问题及时移交纪检,尤其扶贫中的涉腐涉贪一查到底,严肃追责。
根据中央部署,2020年我国将完成剩余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目标。为此,必须保持审计对扶贫工作的刚性约束和威慑力,让任何人都不敢也不能对扶贫资金乱伸手。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专项监督不仅仅保障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的安全有效,还要通过强化对扶贫政策落实的审计,最终引发扶贫相关领域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和革新,用制度来提升扶贫效率,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这也是审计面临的新课题。